目录
(点击日期跳转到对应位置)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2016年10月1日 01:01
问:被誉为世界灵修导师的克里希那穆提曾说过,我一生的教导无非是觉察而已,东、西方所有修行大德都提倡觉察身心,请问,觉察究竟是什么?如何做才是觉察?
答:你是一位糖尿病晚期患者,医生为你诊断后,列举出你病症的各项指标,并且为你开出各类药物,以及严格的饮食标准,若饮食不遵医嘱,糖分超标后,你即将面临失明、截肢、死亡的结果。你从此后就会对饮食极其注意,哪怕一点点带糖的食物都不敢沾,无论见到任何食品,你内心的第一反应,就是有没有糖,会不会增加你的病症。
我们都是如来所说的病人,如来就是大药王,针对众生贪嗔痴各种病症,开出三百多条戒律,以戒定慧、闻思修的次第,作为诸条饮食禁忌,以禅那、三摩地、奢摩他,三种修行方法,作为治愈无明烦恼的药物。
对于如来无上虔诚的信仰,我们遵从佛陀教诲,反观身心贪欲,忏悔烦恼我执,对六根色尘的离舍,就是糖尿病患者对糖分的警惕,久而久之,心灵对于六根贪爱的反思、警惕、忏悔,就会形成内心习惯性的觉察,觉察烦恼习气的念头相续凝聚,清净念替代了散乱的念头,专注心替代了贪婪攀缘心,专注心打成一片,就是离意识的觉照,觉照是专注心的沉淀,专注心中无杂乱,就是清醒心,清醒心中熄灭了感受体验的波动,自我觉受融化在离念的纯澈觉照中,觉照心失去了分别的对境,觉照心如同透明玻璃粉碎,身心脱落,纯明觉性如虚空无生,身心内外空性一如,无生圆满,湛然不动。
身心无挂即性空,性空无染即圆明,明性离幻即觉照,觉明空一体同性,随顺烦恼疑惑,生灭聚合而无染,随顺心识妄想,依贪爱现轮回而无生,周遍十法界而无取一法,落落清净,纳须弥于芥子,芥子藏须弥,无碍无得。
依众生眼耳鼻舌身意,所现清净梵行,依众生色声香味触法,所现智慧方便,依众生无明贪爱,依心识分别,所现诸法如意,故言,众生心中八万四千烦恼,就是如来接引众生的八万四千法门,故而佛说,贪嗔痴即道!
众生依如来教法,觉察内心贪嗔痴,贪嗔痴在觉察心中分解,色不自色,因心而色,心不自心,因色而心,烦恼融化则心空,心空则法空,法空则我、人、众生、寿者相空,故,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空中无色,离幻无觉,当下圆满。佛言: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,若见诸相非相,则见如来。
2016年10月1日 01:05
心有诸爱,则生诸碍,心觉诸爱,爱熄灭于觉,觉中离幻,诸爱性空,名出生死。
2016年10月1日 01:25
问:你是再来人吗?
答:你所认为的佛,实乃无明心塑造的魔!如来言,“若以色见我,以音声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见如来”——《金刚经》。又说,佛是义,非名相,唯以智知,不以相见。佛是中道理体,以智为身,以慧为用,众生依如来智慧,破除自心迷障,烦恼熄灭,自性本圆满,身心如幻,无挂是解脱;若言佛或坐或卧,言佛有来有去,以三十二相见如来者,皆名谤佛,众生依法破迷,心空法落,念念无住,心心无得,当下清净,如如不动的是如来,如来远离文字言说,远离思维分别,随顺周遍,不可思议,十方圆明,随缘呈现,是随顺生灭,未曾生灭的佛,一念觉,众生即如来,一念迷,如来乃众生,如来与众生同体一性,从未分离,只因觉迷而现轮回涅槃,故而,无有佛再来,只有觉悟人。
2016年10月2日 13:14
问:老师,有一个问题不明白,请开示。老师现在觉圆满了,我理解的是,对一切烦恼痛苦、三界一切的幻尘无染无挂,可是为什么讲法时,披上三界这件衣服,会感受侮辱和痛苦?是谁在痛苦?披上这件衣服又有“我”了吗?请老师开示,老师现在不适应讲法,那到什么时候可以再讲?释迦牟尼佛讲法四十九年,他老人家也是这样吗?
答:佛陀涅槃时曾说,我一生实无一字可说;六祖慧能言:“但信佛无言,莲花从口发”;《金刚经》云: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,即为谤佛;《圣者如来秘密经》云:“寂慧,自如来成道现前无上圆满正等觉之夜,及至无诸取受而获得涅槃之夜,如来未曾说一句法,未来亦不说”;龙猛菩萨在《中论》中说:“诸法不可得,灭一切戏论,无人亦无处,佛亦无所说。”如来是法王,依众生无明烦恼,开示八万四千法门,所说佛法如恒河沙,为何佛又说,未曾说一字?
自性为佛,佛是义,以智知,非相见,如树中香味,如色中胶青,如水中盐味,如光中之明,佛性依觉性现,觉性于我们的烦恼身心中,类似于阳光在水波中湛然明澈,阳光本身不染水波情绪的分别体验,安住于污水中,本自清澈明晰,水就是我们的心识分别情感体验,觉性就是水中的光芒所现的明晰,如果水波不动摇,光明就不会被水纹折射,水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功用,水纹折射光芒,形成水面各种图案,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界,境界中觉照境界而无挂分别的,明晰的觉照,就是离幻觉满,无挂无染本来无生的空性,觉明空一性,与水波同体,却不被水纹掩盖,这就是当下的明澈清醒。
觉性随缘现诸法,生生无所生,觉性随缘而性空,灭灭性无得,依缘而起,无取无舍,依幻所现,幻性无生,即是禅宗所说的,终日吃饭未吃一粒米,终日走路不沾一粒尘。我平时行住坐卧,思维意识,仅仅是心灵随顺人类的色身在生活,犹如光明随顺水波所现荡漾,但是不会遮蔽、扭曲水中的光中明性,见闻觉知了了晴明,起心动念,如水面作画,了了清净,心念自生自灭,心觉照心,即心离心,心心无挂,犹如光在水中,流水中明光不动,心觉照念,即相离相,念念无生,犹如飞鸟凌空,犹如雁过寒潭,虚空不留痕迹,没有刻意修行的人,也没有可以获得的法,法我皆空,嬉笑怒骂皆是方便,身心脱落,衣食住行,吃喝拉撒,皆是清净梵行。
但是如果要我给未觉醒的凡夫,内心依旧贪婪人间,执迷六根五欲的人,宣讲法界无上庄严妙法,就类似于,要用湖水的荡漾,去解释水中的光明,无论湖水荡漾成何种纹路图案,流水永远不可能是光,无论湖水激荡起何样的浪花,水的形态与性质,永远无法去描述光明,水想尽一切办法,都无法模拟触及光明的性质,更不要说,去形容触及到觉性,觉性是随光明所现,而不会被光明掩盖、牵引、变易的明性,光明熄灭了,明性依然清澈无杂,无生无挂,犹如光中之明,湖水熄灭了,光明也消散了,虚空的性质,却不会随着光明的熄灭而有所动摇。
觉性是无法描述的,就像你情感体验中的清醒,伴随你的七情六欲,所现见闻觉知,你却不能以喜怒哀乐的情感波动,去形容见闻觉知深处的清醒,所以又说不可思议,所以又说,自在解脱是无路之国,即是当下,却言语道断;所以佛说,一切贤圣,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。何为无为法?心熄灭妄想之程度,自性无染无挂,熄灭我与我所之境界,本来即离幻,离幻即无生,无生即无为,无为而无所不为,是随顺一切烦恼诸法,而无取无舍,是伴随所有生灭诸幻,而无觉无得。
故而,佛又说,诸法虚幻,唯心所现,三界唯心。法是指月之手,渡河竹筏,万法唯识,世界唯识所变,依法明心,见性则诸法空。何为法?明心见性之路。何为非法?升天、求福报之法是非法!法法性空,只因心心无得,诸相本来性幻,故而佛说,“见诸相非相,则见如来”,佛又说,“一切圣贤皆依比喻而成佛”,为何要比喻?因为心灵觉性,远离思维意识,远离文字形容,觉醒心熄灭诸法幻,离幻即觉,非语言意识可以描述,那是身心脱落的当下,是情感意识无法触及、无法染着的圆满,如人饮水冷暖自知,故而觉悟之人心心相印,因佛义无二,故诸佛同一法身,依众生烦恼因缘,所现说法化身无量方便,因佛义非名相,所以觉悟者无法依名色,为凡夫去描述纯净无染的觉明法界,犹如光明中的明性,无法用水波浪花的形态去描述一样,无论污水表现出何种形态,任何对浪花形态描述都是错觉,都是对虚空般明性的玷污曲解,实相中没有语言,犹如眼睛中没有沙砾,哪怕是金沙掺入眼睛,眼睛也会痛苦。因此佛说,止止不须说,我法妙难思。
释迦牟尼佛讲法四十九年,并不都是用语言文字讲法,佛是离幻人,行住坐卧,嬉笑怒骂,言谈举止,吃喝拉撒都是表法,依文字思维所现的法,仅仅是开启某一部分无明众生的烦恼,虽然如来以色身在人间表现,可是觉性报身同时庄严法界,法身当下遍满宇宙苍穹,随顺烦恼众生,包藏十法界如如不动,渗透微尘宇宙清净圆满,任何一世界中任何一众生,烦恼身心当下所见的,都是如来妙觉德相,只因众生烦恼习气蒙蔽自心,不见如来庄严国土,如来未曾片刻离舍众生,众生此刻当下就活在如来妙觉明心中,依凭自心妄想,所现宿业构成山河大地,众生信受如来义,觉察自心,业缘成熟时,心开意解,身心脱落,即见一花一世界,即觉一叶一如来,如来依一切因缘,如光芒、温度、音乐、肢体摇摆、颜色、食物、香味,都可以令众生觉醒本性,离幻得度,见本性如来庄严佛土。
我以后讲法,不再针对一般的佛学爱好者,而是针对真正渴望解脱生死的行者,针对那些出家勤苦修行几十年,放弃今生所有贪婪与希望的求道者,这些人是黑暗中寻找光明的人,他们一旦瞥见光明的身影,就会不顾身家性命,奋不顾身地追逐而去,切实履行释迦牟尼佛留下来的自证圣智的道路,而不会像是贪婪人世间的凡夫俗子般,将这无比珍贵的、照耀三界六道无量灵魂的法义光明,当作自己在人间安慰情感的依靠,如将太阳当作取火烤暖的煤气炉,将这超拔无尽灵魂出三界生死苦海的究竟佛义,当作为自己家照亮厨房、厕所的灯泡,用来满足自心渴求福报的贪婪欲望,凡夫无明贪婪心,是对于究竟佛义、无染觉性最深刻的侮辱。
2016年10月4日 03:04
你参加一个商品展销会,会场上各类物品琳琅满目,各色生活用品令人目不暇接,可是你身上带的钱很有限,不可能肆无忌惮地挥霍,去满足内心所有的欲望,只能走走看看,精挑细选寻找自己需要的东西。突然间你看到,有一个柜台的商品在打折处理,真正的物美价廉,虽然这个商品你不经常用到,可是如此高的性价比,还是令人动心,于是你倾囊而出购买了此商品,心满意足地拿回家。等你回家后,头脑的冲动从心理情感的激动中平复下来,再看看眼前的商品,你突然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,这件物品虽然很不错,但是并不是你生活中迫切需要的,你倾尽所有财力买了一件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,导致了以后的生活会处于艰辛度日的局面,你开始后悔,并且称自己为“剁手党”,此刻你的清醒已经无法改变冲动后的结果,你必须为自己的欲望与冲动买单。
类似这样的冲动,事后后悔的经历,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,但是并不是在展销会上,而是在你临终之时。人生就是一场展销会,我们的心灵,遭遇着六根提供的琳琅满目、应接不暇的各类欲望信息,我们的心识不断地取舍六根展台上的商品,勾勒出这些商品将为我们的生活,所带来的诸种享受与快乐场景,心灵被分别六根的错觉绑架了,陷入冲动而无理性的热切渴望中,我们的心灵,总会在人世间某一类柜台前,遇到自己无法抗拒的、欲罢不能的、令人神魂颠倒的“物美价廉”心仪产品,这个产品或者是名誉,或者是地位,或者是美色,或者是爱情,或者是亲情,或者是权力,总之,它是最符合你心意的,值得你倾囊而出的某件事物。
你为它倾尽一生,殚精竭虑,孜孜不倦,疲于奔命,你为它生为它死,为它痴迷颠倒,为它废寝忘食,当你的人生,为这些商品走到了人生尽头,面对死亡的时候,你的心灵深处的清醒,才会从六根贪婪的痴迷爱恋中,清醒过来,你马上要面临生命的下一场旅途,却无奈地发现,你所有的财富金钱,都花在了今生这个展览会场中,某一个令你无法自拔的欲望展台上,你的心,因为贪婪六根的享受,而迷失了心灵原本的清醒,当你的心面临死亡时,肉体的死亡,就是你离开了今生的展销会场,你会难过而绝望地发现,你在今生这个展销会场中,所贪婪冲动购买的一切,都不是你的生命真正能用得上的物品,你消耗挥霍了生命中所有的福报财富,离开会场时,你只能光着身子,孤单寒冷地走向无助的黑暗,生命中下一场轮回已经在恭候着你,你今生所购买的商品,六根的享受,一样都带不走,却因为贪婪六根享乐欠下来巨额的债务,这些债务将牵引你,聚合你心灵对享受的贪婪,塑造你成为债务的奴隶,这是你无法面对,却无法逃避的结果。
还有一类人,进入展销会之前,就明确自己需要买什么,进入会场后直奔主题,心灵不会被琳琅满目的各类商品所迷惑,在会场上游逛一圈后,买到自己需要的物品,轻松离场,既满足了人生最基本的需求,又不会被六根所摄取的人世间名利欲望八风所吹动,临终时,心智明明了了,内心没有丝毫牵挂,没有遗憾与恐惧,这样的人,在灵魂面对下一趟旅程时,是自信满满,因为他储备了巨额的财富,用于生命未来的行程,当肉体死亡后,心灵不挂六根欲望尘色的浑浊,心灵深处觉性绽放,觉性光明无限,熄灭了极尽细腻的心意疑惑,心开意解,身心脱落,离幻即觉,无杂即明,无生即空,构成生死轮回的无始劫细腻习气体验,犹如空中云雾般,消散在普照十方的觉性阳光中,光中无杂,即是空中无色,明性无生,生灭无挂即空,我们,以及十方三世微尘宇宙,无尽国土,无量众生,生生世世的展销会上,心心念念的冲动挥霍如亲眼目睹,生生死死的旅途中,天堂与地狱,众生与众生的爱恨情仇,因缘和合轮回因果,宛如梦幻电影般,一幕幕当下普照遍觉,清晰呈现,无有遗漏。
是三界唯心,宇宙世界由心作;是万法唯识,生死轮回唯心现。
原来心不自心,因色而心,色不自色,因心而色,故而,即心离心,心色本寂,“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受想行识亦复如是”,“是故空中无色,无受想行识,无眼耳鼻舌身意,无色声香味触法,无眼界,乃至无意识界,无无明,亦无无明尽,乃至无老死,亦无老死尽,无苦集灭道,无智亦无得,以无所得故,菩提萨埵,依般若波罗蜜多故,心无挂碍,无挂碍故,无有恐怖,远离颠倒梦想,究竟涅槃。”——《心经》
2016年10月4日 08:04
问:老师您好,人死后,假如不落轮回,是不是不能生起一念啊?是不是起了念头,就落入对境,就又进入轮回了?
答:死后,犹如虚空容纳祥云,云雾相续缭绕而虚空不动,是觉一切念而无染,照见一切心而无挂,是清净涅槃。
2016年10月6日 07:31
问:何为“善分别诸法,居第一义而不动”?
答:你看到了眼前的世界吗?世界升起于见世界的目光,见世界的目光中,世界生灭缘起,而目光无挂缘起清晰纯澈,不随诸相因果摇摆浑浊,目光中能见一切的明晰,不随所见世界生灭来去;见中离所见,就是空性,所见离分别,即是觉照,见一切相而离取舍,随顺能见而离分别,即是明性,觉明空一体中,觉与所觉熄灭,普照十方无染,无所得,不可得,无生无灭,不可思议,无来无去,当下圆满,不可说是第一义,名如来。
2016年10月6日 14:53
问:那么究竟何种行持,是不落空、有二边见?不堕我执、法执见?
答:佛门有一公案,一方丈带着小沙弥出门化缘,旅途中遇到一条河,河水不深可徒步而涉,河边有一妙龄女子,窥视河水湍急而面露难色,止步不前,方丈沉吟稳重,上前施礼,征得女子同意后,背负此女,趟河而过,过河后将女子放下,带着小沙弥轻松自在地继续前行,小沙弥看到师父背女子过河,心中疑惑顿生,百思不得其解,苦闷至极,思考了很久,走了约有几十里路后,小沙弥终于忍不住问方丈:“师父,佛陀不是教导我们说,出家人不能亲近女色吗?您为何还要背着女子过河?”方丈看也没有看他,随口说:“我已经放下了,你还背着她啊!”
心生种种法生,心灭种种法灭,心空种种法空,空性不在名相中寻得,一切名相唯心所现,心若挂色,则色灭有空,空为心相,非自性空;若见诸相非相,心不挂色,则色性本空,性随诸法,名相生灭,自性不动,居一切时不起妄念,于诸妄心亦不息灭,住妄想境不加了知,于无了知不辨真实,心相一如,性自清净,即心离心者,为不动,即相离相者,名如来。
修行人,心善分辨善恶诸法,随善法广结善缘,随恶法警示因果,在世间广行善事,依慈悲喜舍现菩萨道,见一切苦难众生皆是自己的亲人,见旁人吸毒,犹如自己的亲子吸毒,发心纯善慈悲,为众生无明作恶而烦恼,见众生恶业因缘兑现而痛苦,宛若自身亲历众生的苦难,愿意牺牲自己的身家性命去替他人承担痛苦,愿意牺牲自己性命骨血而令众生离苦得乐,此类人是善无畏菩萨,菩萨慈悲心中,唯有众生,唯独没有自己,心灵大愿承担所有众生苦难,唯独遗忘自己,不被自我利益体验束缚的心,心无挂自我维护妄想的恐惧,心光纯明,明性无杂,空中无色,无生无灭,无来无去,是名空性,即如来。
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,离世觅菩提,恰如求兔角。——六祖慧能大师
修行人,以自身的改变,阐述佛法义理,依心灵的纯净,现十方诸佛护法,心中无我的纯净信仰,熄灭了心识对自我体验的觉受,觉受熄灭,心灵所体验的对境幻觉,就会融化分解,心离自我,建立在自我分别取舍之上的世界,也就如同水中作画般,消融消散在纯明无染的心灵觉性中,身心烦恼挂不住的心灵觉照中,明性随心光绽放,所现圆觉普照,智慧普照中,无挂所觉所照世界的,是明空觉性,犹如目光纯澈,犹如光中之明,空中凉意,树中之香,色中胶青,水中盐味,是伴随十方三世,周遍宇宙微尘,充满苍穹宇宙,而落落圆满的当下明晰清醒。
清醒熄灭疑惑恐惧,明性熄灭无明因缘,空性无挂生死轮回,觉性无染烦恼色尘,自我疑惑的相续表现,就成为了觉者宣法的载体,因果轮回就是觉者表法的机缘,生死轮回当下是如来涅槃妙心,烦恼即是普度众生八万四千法门,生灭法中,法法无生者,是如来第一义,因缘聚合中,心心无得者,是如来清净法身。
借助善恶诸法,驱逐邪教,驳斥邪见,镇压地狱恶鬼,嬉笑怒骂皆是佛法;随顺因缘果报,善巧展现如来究竟义,除恶扬善,树立正知正见,令众生同登诸佛极乐净土,庄严随意皆是方便。
故法无定法,随因缘而直指人心,明心见性,令众生自证圣智,见佛义者名佛法。
故而佛说:诸恶莫作,诸善奉行,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。
释迦牟尼佛言:若以色见我,以音声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见如来;如来不以色见,唯以智知;若见诸相非相,则见如来。
见与所见熄灭,无所见,而清净周遍;觉所觉空,无所得,而如如圆满;空所空灭,不可说,圆觉普照,即如来。
2016年10月8日 05:42
问:佛祖拈花,迦叶微笑,佛说,我有如来正法眼藏,赋予摩诃迦叶,自此开创禅宗,以心印心,不立文字,直指人心,明心见性是为传承。既然禅宗不立文字,以何方式传承佛义?禅宗祖师无一字可以言说,既然无法可得,何来禅宗血脉传承?
答:虚空能传承吗?能传承的虚空,还是虚空吗?文字法义,肢体语言,情感觉受,六根名色,皆于自性中升起,犹如云雾遮蔽虚空,幻影所现世界,而因缘世界中,空性伴随妄想身心,却不随分别妄心,改变了虚空性质,烦恼性空,诸法清净,就是如来正法眼藏;云彩生灭来去,虚空不动不摇,熄灭云彩幻相,幻灭虚空自现,故而,佛法传承,是传承明心见性的方法,传承离幻即觉的道路,众生依止正确的道路,破除自心雾障,见身心如幻,幻灭觉空,见诸相非相,当下无生的真如,见性解脱,无染无挂,是传承了如来。
你闻过花香吗?香味在花朵中绽放,花朵本身不是香味,可是当你见到花朵形象,听闻花朵的名词,花香就会在心灵妙觉中缭绕,香味是无法去具体描述的,唯有曾经闻过花香的人,心领神会;花香比喻自性,自性真香未曾生灭未曾改变,众生依见闻觉知花朵名相,开启蕴含于身心的真如妙香,香味随身心所现,身心并不是香味,身心烦恼中,不被分别妄心改变的妙乐,就是如来。
你听过寺院敲钟吗?铜钟震响,声贯寰宇,钟鸣之声充满虚空,铜钟本身不是声音,声音却发自铜钟,声音自铜钟所现,却不被铜钟的名相所束缚掩盖,铜钟就是凡夫身心,声音就是周遍寰宇的自性,自性觉照犹如充满虚空的声音,伴随铜钟,却不被铜钟局限了自由,铜钟发出声音,声音贯彻寰宇,包藏铜钟,容纳铜钟,与铜钟一体,却不挂铜钟名相,自在清净,无形无相。
你见过虚空吗?无论你如何形容虚空,虚空都不是由任何的形容所创造出来,可是无论任何国家的任何人,去描述虚空,尽管用词不同,角度各异,心态各有差异,在不同的用词、形容、思维、描述中,所描述的虚空,绝对不会因描述人的用词、角度、概念不同,而改变了虚空的性质;虚空的性质就是如来,不论佛教传承者,信受何种派别教义,都是在以不同的语言、概念、名词,去解释同一个虚空,用词概念所指向的虚空,性质绝对无二。
所以说,禅宗是脱离了一切指向虚空的繁杂道路,以自性虚空的觉悟,去印证众生心灵的无明,直指人心,人心无明在直指自性的当下,心识分别由心脱落,心灵从分别取舍中解脱,无明熄灭就是觉醒,犹如见到虚空的人,不需要任何语言再去描述虚空;犹如吃过蜂蜜的人,不见蜂蜜名相,也能觉受到甜蜜;犹如闻过花香的人,香味不被花朵掩盖;犹如听过钟声之人,铜钟的体貌并非是钟声广袤。
你给盲人说看见,他是无法体验看见,也无法理解被看见世界的状态,可是你询问盲人,听到,他会明白你所说话的意义,因为他以听到来认知世界,如果你借助盲人的听到,并且告诉他,他听到世界的,听闻之中,能清晰听闻世界,却不被听闻改变的清醒,听到中,不随听到而生灭的清醒,就是眼睛看见世界的清澈,听那听不到的寂静,就是那不可见的明晰,盲人就能理解看见,是何种的觉受了。
眼耳鼻舌身意六根,原本是一根,为觉性眯盹,妄见生灭,而现心灵见精,见性在六根所见中,落落无挂,纯澈圆满;色声香味触法六尘,原本是一尘,是心尘分别,所现六道轮回,在身心中,不随心识取舍,六尘无染则心空,于六根中,不挂名相分别,六根脱落则心觉,觉性无染,周遍眼耳鼻舌身意,于六根绽放明觉普照,觉明空一体,性体本幻是寂灭,虚空并非虚空相,诸相无生是真空,空性非有体,即相离相名真空。
空不舍色,亦不染色。觉不离心,亦不挂心。明不灭暗,亦不住暗。
远离思维,不可思议,不可言说,无法分别,不可触及,远离颠倒梦想,究竟涅槃。
何为解脱?身心如幻,原本无生,诸相性空,是名解脱;无生则无灭,无来亦无去,如花香伴随花朵,花朵生灭花香不变,如言语形容虚空,形容指向虚空,虚空却不在形容之中,禅宗是依自性真如,直接印证众生分别心,分别心灭,空不异空,觉悟自性,当下见佛,是不立文字、直指人心的第一义如来秘法。
何为大乘佛法?答:依法明心,熄灭一切诸心相,明心见性,性随心现,心心无挂,相相清净,随缘不动,自在解脱,是名大乘佛法,又名诸佛心宗。
2016年10月9日 01:58
问:你的修证道路太简单了,简单到我无法相信。
答:复杂的是心识分别,分别牵引心灵而生种种法,诸法只为明心,心灵依据真理破除迷惑,自我贪欲熄灭于心,心灵无明瓦解,佛性原本单纯,故而佛说:三界唯心,宇宙缘起性空,万法唯识,生死自心现量;依众生八万四千无明烦恼,所现八万四千解脱法门,法是道路,是药方,是渡河竹筏,是指月之手。
依法修心,心开意解,心灵不再被意识的概念锁住,柔软舒适的心灵,自然脱离了觉受体验的紧张,脱落紧张的心灵,逐渐融化了存在的恐惧,安详宁静的心灵中,不随恐惧感取舍分辨,自然有纯澈的清醒呈现,清醒熄灭了掩盖清醒的细腻疑惑,疑惑分辨消散了,清醒也就融化在无为、当下的明空广觉中。
觉性远离分别,犹如虚空从湖水倒映的虚空相中觉醒,犹如眼光从所看到的世界中,觉醒了眼光见一切的明晰无挂,犹如树中香味并不是树,犹如声音自铜钟发出,声音并不被铜钟局限;于业尘身心中,明晰寂照妄想来去,纯澈无挂体验生灭,空明熄灭身心烦恼,心无染六尘境界,则心熄灭,觉察妄想而无取清净,周遍十方即明性;明性熄灭无明,无明性幻,幻灭觉圆满,圆满即充满宇宙微尘,圆满一切生灭法中无来去,离生灭即清净,于来去生灭中,如如不动即空;空即是色,色即是空,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性即空,于生灭诸法中无取,在因缘诸相中无舍,即心离心,身心脱落,自性现前,是名如来。
2016年10月9日 22:47
问:你害怕死亡吗?
答:你害怕出家门吗?死亡对于我,犹如你离开家,出门散心一样,我不是我的身体,肉体六根犹如你居住的房间,房屋并非是我;我不是我的意识,思维记忆犹如你手中的工具,工具并非是我;我不是我的心灵,体验觉受犹如贴身内衣,可脱落的并非是我;我是心灵深处,伴随心识烦恼的明性,明性在身心体验的深处,无染觉受分别,纯澈明晰,不随自我意识与肉体感知的相续而波动,就如同你房间内的虚空,与房间外面的虚空,是一体一性的无生无灭,无论你是在房间中,还是出门散步,虚空伴随你生命所有的过程,而清净圆满,空性包藏房间以及外面的世界,在你所在处,所经历的每一刹那,都无染无挂,未曾生灭来去,当下清澈遍满。
你若将六根、心尘、恐惧疑惑当作自己,我如何引导你的灵魂,进入那明空极乐的佛国?
2016年10月10日 13:07
问:譬如我今生只能证须陀洹果,您让我求辟支佛果,能得到吗?若今生能证阿罗汉果,您让我求声闻初果,不是耽误人家了吗?我非大乘根性,您能令我得菩萨果吗?
答:你是谁?你的自我,是你内心贪婪肉体六根,六尘蒙心所现的妄想因缘,因缘相续中,实无自我可得,自我既然不可得,何来辟支佛、罗汉果、菩萨果可得?既然心不可得,那么自然诸相无得,因为相由心生,既然诸相不可得,渴求获得证果相的人,必定是妄想,妄想生不出正果,妄想熄灭,不可得即是诸佛,故而佛说: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,若见诸相非相,则见如来。
自性无生无灭,无垢无染,无来无去,当下清净圆满,名如来,非有一个如来可得,既然连佛都不可得,何况罗汉、菩萨、辟支佛可得?心离诸幻,幻灭觉圆满,离幻即觉,觉性名菩萨,一心现三藏,三藏性空是如来,故而佛说,众生宇宙无缘大慈、同体大悲,众生性皆是佛性,众生心皆是佛心,只因觉迷之间,所现佛与众生之差别,明心见性,见性解脱的程度,所现十法界如来庄严国土。
佛说,三界唯心所现,万法唯识所变。你内心对现实自我的放弃程度,所现心灵深处觉性光芒的程度,光芒所现,黑暗即消,黑暗熄灭,即消融生死,光明所在,妄念停息,妄想停息,则轮回熄灭,光中无杂,是空中无色,空中无色,是明晰无碍,觉明空一体,十方圆觉,是法界不动庄严国土,如来庄严报身。
光明在何处?如何寻觅?光明在于心,在烦恼中寻觅,故而佛说,贪嗔痴是道,烦恼即菩提。
如何解?譬如你贪婪美色,食色性也,凡夫无可厚非,可是,心有诸爱,则生诸碍,命因欲有,爱生轮回,爱欲是生死之根本,依据法义,爱女人的色心,就是不应该有的,此刻就是你选择生命方向的时候,你敢不敢面对内心深处对女色的贪婪眷爱,你敢不敢直面这些欲望渴求,你面对内心深处的欲望,看到他,找到他,直视他,你才有选择他的权利,千万不要当道貌岸然的伪君子,你骗得了自己,骗得了他人,你骗不了死神,骗不过因果,生死轮回种在你的良心上,你不敢面对自己的良心,你就无法面见如来。
你可以一次过不去,二次犯邪淫,三次,四次,五次,六次,五十次,五百次,五千次犯邪淫,但是你要真实地面对内心的贪婪爱欲,你每犯一次邪淫,就要认清他一次,如同谈恋爱的人,在热恋之中,你或许分不清他的真面目,可是你只要在他牵引你、打败你信仰的时刻,警觉他的存在,认清他的性质,他并非是你渴望的佛法信仰,你对于他每一次的警觉、认识、直面,就会每一次削减淫欲的力量,淫欲削减一分,你的心灵信仰中,纯净心、虔诚心就会增长一分,当信仰中的虔诚,大于淫欲对于内心的牵引,纯净心中,则挂不住淫欲的体验,你就从三界魔王的手中,捡回来自己的性命,你,就有了不入生死轮回的权利!
何为罗汉?心识无挂六根,心精纯澈,观六根声色而无染,熄灭六尘相续,心光普照十方,觉自光明中,所现圆满十方三世的智慧,心光与十方如来心光,相互交映,心光不被身心业尘烦恼障碍,清净无染,是名阿罗汉。罗汉是我空,熄灭自我相,但是有法在,心光纯澈,普照十方,就是罗汉的法,法不空,则有承载法的心,心被法所束缚,心法相续,久而蒙尘,尘遮蔽心,则法渐渐有相,相牵引心,心随相转,即入生死轮回。
何为菩萨?修行三摩地者,即名菩萨,何为三摩地?思维修,深观法我皆空,信受身心如幻、世界如梦的大乘中观正见者,名修持三摩地,三摩地又称为大幻观,依如来究竟法义,深观自我身心实质,心灵遵守法义,改变凡夫心识体验,心识体验松动融化,则思维概念、记忆逐渐脱落,思维记忆脱落,则意识分别渐渐停止,意识停止,则意脱离识,不随识分别的意,就展现出心灵的推动力,原来,意,仅仅是心灵愿望,取舍肉体六根,所现的一个工具,犹如眼睛可以看东西,耳朵可以听闻声音一样,意,可以分别事物概念,却无法对事物名相进行体验、感受、取舍。
意脱落了识,识不再牵引意,意熄灭在心灵愿望中,心灵愿望失去意识的牵引,愿望平复,愿望就会如同冰块一样融化融解,愿望的本质,是心灵体验与觉受的相续聚合,愿望融化了,体验也就逐渐柔软,柔软中逐渐消失了,不被体验凝固的觉受,也就如同冰块融化成水,水流柔软清澈,清澈的水流中自然会有觉性光明绽放,那就是三摩地的上层,脱落想阴境界,熄灭自我人格意识,入行阴光明海洋。到了这一步,三界六道,无量沙尘世界,随你选择,你在三界六道中,随心所欲,随意变化,微小如微尘,广袤如苍穹,无所不在,无所不能,心想事成,具备所有神灵的智慧神通,无限智慧光明。所以我曾经说过,只有入三摩地高层的人,才有资格称为魔王,因为魔王具备菩萨一样的神通智慧,只是魔王贪着诸法,执迷法相,而不出三界,依据神通福报来吸引三界众生,维护巩固他的金碧辉煌的宫殿世界。
菩萨修行,不贪诸法,不恋诸相,深观相由心生,诸相虚妄的实相,熄灭一切心相,而见诸相升起之源头,就是心识分别,心灵纯净,修行持戒清醒,心不随各个宇宙境界中,所现金碧辉煌、庄严世界而贪爱牵引,久而久之,觉受世界的习气体验清淡,逐渐分解熄灭,觉受熄灭,心不染境界,则诸种圣境消散,如同漫天飞雪熄灭在纯明纯澈的阳光中,阳光中熄灭了最后一丝水汽,则觉受熄灭。
觉受熄灭了,依据觉受所现的心灵觉知,失去了所分别的对境,觉知,也就融化了,犹如我们意识到,眼前所看见的景象是错觉,那么,不执迷错觉的时刻,就是我们觉醒看到错觉自己的时刻。
觉知就是识阴,是以心灵存在感,呈现三界六道、无尽世界的基础,存在感融化,识阴分解,心灵深处的体验,身心犹如桶底脱落,虚空犹如玻璃粉碎,世界犹如镜面中倒映的山河大地般,瞬间倾覆,镜面翻转,瞬间,你从透明的玻璃瓶中解脱出来,玻璃瓶粉碎了,瓶子中的虚空,与外界的虚空合二为一,虚空本来是一体,是玻璃瓶将虚空隔绝,而有瓶子中的三界六道、无尽世界众生,以及无限众生的过去未来、生死轮回,瓶子粉碎了,生死轮回原本虚幻,世界众生本来虚妄,过去未来只是一场梦境,梦境熄灭的瞬间,三界六道无始劫过去未来,当下遍知遍觉。
因诸法无生,而周遍诸法,因诸相性空,而圆满诸相,因生灭无挂,而随顺因缘,疑惑尽消,而明性无杂,明中熄灭黑暗,光明也带不动明性,光明熄灭,明性无生无灭,无生无灭即空,空性无生,无生则遍满,遍满则无碍,无碍则无漏,无漏则无疑惑,无疑惑即觉性,觉性即明性,明性即空性,觉明空一体,是名庄严法界,身心脱落,入无生法忍,证如来寂灭性,证大菩萨果。入佛地。
何为辟支佛?在如来未出世时,觉十二因缘,悟身心如幻,名辟支佛。
此三乘依心成体,依心灵离幻程度,所现证果境界不同,依如来究竟法义修行者,最终成佛。故而,大乘、小乘,在于知见不同,在于心灵信受佛知见或者外道知见,而不在于生命累积的因果善恶业。恶业累积多的人,虽然修行中艰难很多,恶因缘阻碍深重,但是一心虔诚,信受佛知见,一样可以即身成佛,善业因缘具足的众生,若不信受佛知见,不愿意出离生死,只愿意贪婪六根享受,一样会消耗完累世福报,堕落地狱轮回,比如天界众生,享受天人福报,本可以一世成佛,但是,因贪爱心深重,不愿意出离,待福报消耗完,一样轮回六道,无有出期。
所以,修行者,终生修行的就是一颗出离心,出离心中有正见,正见方可见如来,故而,修行者信受佛知见,开始修行时,就是种下了成佛的种子,如同狮子儿,刚诞生时,就注定未来成为百兽之王。命运只在心灵深处,真实的选择,你内心深处最渴望的,那就是你的未来。
2016年10月11日 11:51
灵魂是需要养分的,当心灵攀缘六根,沉迷在色声香味触法中,时间长久了,灵魂会窒息,心灵就会迷茫烦躁;当自我的欲望,在心灵觉受中淡化,不再取舍欲望体验的心灵,自烦恼思惑中解脱,那无需分辨的纯净,是生命淳朴的清澈,柔软单纯的心,不再阻隔觉性的明晰,身心意识融化在脱落体验的安详纯明中,极乐而自由的广袤,是不可思议、无法言说的幸福,熄灭心灵取舍的,自然圆满,熄灭了意识分别的,自然安详,熄灭了情感觉受的,自然明晰,解脱,是原本未曾被束缚,幸福,是未曾造作的庄严。
2016年10月12日 01:30
一块田地,孩子看到的是游乐场,是内心的喜悦看到了自由;同一块田地,科学家看到的是试验田,内心的责任看到了人类的未来;还是这块田地,农民看到的是一家人的温饱,内心的寄托看到了希望;依旧是这块田地,旅游的人看到了田园诗意,内心的轻松看到了感官的娱乐;我们只能看到自己内心想看到的景象,或者说,外界所有的景象,都不过是内心境界所投射,其实,本质上,我们只是看到了光线。
这块田地,是眼睛摄取光线的反射,折射在视网膜上,光信号转成电信号,由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而形成图像,可是形成图像的大脑,并不能分别图像,若没有心灵觉知对视神经的取舍,意识不会对于大脑图像进行分析对比,犹如看到田地的人,一定同时看到了虚空,可是没有任何人,会对于田地周边的虚空去体验分析,我们看到的世界,仅仅是心灵愿意看到的。
我们看到的同一块田地,因内心的觉受经验不同,而对于田地的认识感受不同,我们所看的,仅仅是心灵对曾经“看到”的,这种觉受的记忆,进行相续比较的过程,若心灵对于“看”这种觉受没有丝毫记忆,即使我们的眼睛摄取了光线,心灵对于光线的折射,形成的图像也是一无所知,犹如刚出生的婴儿,眼睛具有摄取光线的能力,可眼睛对于光线的条件反射,却是无意识的,心灵并不能形成“看”这种觉受经验。
正是因为心灵对于“看”这种觉受有了记忆,心灵对所“看”有了对比,心灵取舍看的体验记忆,才会有了所看到的记忆相续,心灵觉受中,看的体验记忆相续,对比分别牵引心灵觉知,觉知取舍觉受体验,形成了看的延续,才有了我们“所看到”的,世界名相差别,名相差别带动心灵觉知,与心灵曾经的记忆,对比相续,聚合缘起,才有了我们认识到的外界世界;因心灵对于外界世界,各种名相的差异分别,凝固了心灵中,能分别诸相的觉受,体验固化了心灵觉知,而成为了自我。
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,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。”
虚幻一定有生灭,所以,我们寄托在虚妄世界中的心,就随着虚幻的身心世界,生死轮回,无奈无助地漂泊流浪,每一次死亡,都是你一生希望的落空,每一次的投胎转世,都是你心灵恐惧在寻求寄托的安慰,可惜你生生世世的寻找,都是在水中捞月,可怜你生生死死的轮回,都是在镜子中取空花,永永远远都无法找到生命落脚之地,永永远远都无法终止梦境的轮回,真正令人害怕的,不是生老病死,不是穷困贫寒,而是无法从梦境的轮回中醒来。
而我们的灵性是不灭的,当你的心灵,不再追逐虚幻身心中,七情六欲的沾染,当你的心灵,不再被因缘世界的名相,所牵引镣铐折磨,你心灵深处,见世界,而落落清净的安详,觉察身心,而明晰纯澈的觉性,就会从身心意识中绽放,觉性不沾染六根尘色,尘色带不动的觉醒,就是明晰离惑的明性,明性熄灭了身心意识,明中无杂无挂无碍,就是空性,空中无色,无生无灭无来无去,就是普照十方、如如不动的觉。
生死轮回在觉性中熄灭,身心世界在明晰中消散,熄灭过去未来的,就是当下,离疑惑生灭的,就是随顺缘起而性空无挂的佛,灵觉性空,空性无灭,充满十方,当下清醒遍照的,就是你、我、众生原本的极乐狂喜。
2016年10月12日 09:05
看到的世界,与看世界的你,是同时于心灵中呈现的,呈现一切的心灵清澈的明晰中,却本来无有你与你所看见的世界;犹如湖水倒映着虚空,而虚空中,并没有湖水,以及湖水中虚空的倒影。
2016年10月12日 09:09
问:灵修教法如此多,哪一种才是适合我修行的道路?
答:面对死亡时,能给予你信心的,就是你应信受终生的教法,在你经受痛苦磨难,在绝望与折磨中,能安抚你心灵,让灵魂感受安定的,就是你的导师。
2016年10月13日 01:46
睡眠越深沉,梦境中的细节越细致具体,在梦境中,对境界的体验越淡化,梦境的体验就会模糊,当梦境不再真实,梦境就会消融,在梦中觉察梦境的时刻,就是睡梦苏醒的时刻,苏醒梦境的心,横跨梦境,以及对梦境的觉悟,在觉悟梦境的清醒中,于梦境川流体验中,心灵明晰清澈,既不随梦境牵引,也无挂觉悟纯澈,离生灭相续的当下,离分别是无生无灭的寂静。
2016年10月13日 11:01
问:知道佛法难得,知道修行紧迫,可是我确实难以放下对人世间的享乐,以及名利色情等欲望贪爱啊!
答:理解你,粪坑中的蛆虫,也放不下对粪便的执迷贪爱,这是正常的,何种境界的众生,只能依据自心的业障,来取舍塑造世界的名相,对于蛆虫,粪便的屎汤就是它一生追求,无法割舍的功名利禄,粪坑的污秽肮脏,对于蛆虫就是荣华富贵,生生世世的功成名就。
这没有什么不好意思,任何觉悟者都是从凡夫身心烦恼中,自证圣智而成佛,正因为经历过你所执迷酷爱的种种诱惑,种种所谓的幸福与贪求,所以我知道如何解开这些贪求,对于心灵的镣铐枷锁,正因为解开了这些生生世世捆绑我们灵魂的枷锁,所以我才能告诉你,修行者与凡夫身心之间,巨大的差别境界。你所执迷爱恋的一切,都曾经是我欲罢不能、贪爱迷恋的所有,我们人类活在世界上,无非就是为了满足六根欲望,被色声香味触法六尘,裹挟迷惑的一生,我们的心灵,犹如被柴火烟熏黑的锅底,累世累劫的轮回,红尘色欲蒙蔽了我们心灵原本的样子,习气相续,情欲塑造心灵,妄想塑造出,一世又一世的我们所谓的自己。
你已经不认识本来的自己,所以,你认为当蛆虫是无上的荣耀,执迷粪坑中的粪便,也就是理所应当,可是,哪怕能做一条满足粪便愿望的蛆虫,也是很艰难的,并不是所有的蛆虫都有粪便可以吃到,绝大部分的蛆虫,都是饥饿而死,死亡的时候,你内心深处最渴望的愿望,最强烈的体验,会牵引蛆虫的心,进入下一世轮回,生生世世无法左右的死亡,造就了你生生世世,轮回不休的绝望。请问你,究竟是活着的时候,解脱对粪便的执着,从污秽的粪坑中跳出来,彻底熄灭生死轮回的恐惧重要,还是贪图一生的眼前利益,被粪坑中,所谓现实的一点点欲望满足,带入无休止的生死苦海重要?
其实你眼前看到的这个世界,是由你的心识分别,裹挟心灵觉受中,记忆体验幻化而成,你放不下的现实生活的享受,本质是心灵被六根尘垢染污后的痛苦,心灵若熄灭了对六根尘境的痛苦,清净清淡的心,不会被外界世界的名相所牵引,也就是说,你的心灵,就永远不会被眼耳鼻舌身意,六根幻色所绑架,你的灵魂,认识世界的,见闻觉知的灵魂,将消散在清净柔和、纯澈光明的心灵中,色中无杂,即空中无色,你的肉体身心意识,会像一件衣服一样,从纯澈明寂的心光中脱落,心光中的明性,不会随着心光摇摆,心光熄灭了,明性依旧清澈圆满,明性中熄灭分别,明性熄灭疑惑,明性无生无灭,就是空,空性无来无去,充满十方三世,无染无挂,就是觉,觉性纯明周遍,包藏宇宙苍穹,充满微尘刹土,无所不在,当下不动清净。
你不存在生死,死亡消散在当下,空明觉性中没有来去,宇宙一切生灭缘起,在你明晰纯澈中生灭轮回,你于宇宙诸相中无染无挂,你无挂烦恼痛苦,在无尽无量众生身心中,你是他们见闻觉知中,落落清净的喜悦,你是众生七情六欲中,妙明极乐的自由,烦恼即菩提,众生是烦恼,而你,却是菩提真如,你从未离开众生,众生熄灭了烦恼,无挂烦恼的,就是你如如不动,你是周遍的喜悦,是纯粹的光明,是极乐的广袤,是寂静的自由,是幸福难以描述的狂喜,是永恒光芒的大乐。
一切宗教经典,都在描述你的样子。
选择吧,你要什么,你的未来,从心灵当下的选择开始。
2016年10月14日 01:20
原来身心真的可以脱落,如如圆满的圣妙光明中,极乐周遍那就是佛,不可思议!原来生命的清澈中,本来无有生死,六道轮回天堂地狱,只在妙明空性中妄想生灭,真是不可思议!原来纯妙喜悦中,过去未来十方三世,只是自性一瞥所现,宇宙是那一念错觉,于错觉中,如如不动,自由安详就是如来,真是不可思议!原来人真的可以成佛,佛只是过去未来当下间,清净无染、无生无灭的安然,于轮回身心中,未曾离舍、从未改变的明晰,亘古只是刹那间的遗失,刹那中远离分辨的,是永恒的大乐真如,真是不可思议!
2016年10月15日 08:59
如果不能觉察心灵对六根的贪爱,痛苦将不会停止,如果不能觉醒世界,是心灵错觉呈现的分别,生死轮回将无法停止,如果你没有勇气,面对生死命运只是心灵取舍的梦境,所谓的修行终将是一场笑话,如果你有勇气看见心灵的实相,如来就在那里。
2016年10月15日 09:14
修行者是逆飞的雨点,你有勇气只看真理,而遗忘世界吗?在你如日中天、呼风唤雨、权势熏天、富可敌国时,你能否如面对死神般淡然宁静、坦荡安详?在你身陷囹圄、疾病缠身、穷苦无依、贫贱低微,如一条打断脊梁的狗,倒在垃圾场奄奄一息时,你能否明白生死富贵,只是因果循环中,一段一段、永不停息的报应?心灵沉迷六根,无法觉醒的痛苦,才是生命真正的痛苦,深陷七情六欲,被妄想牵引的心,才是生死永无终尽的源头,你能以面对死亡的心态,对待你生命的顺境,能以朝圣如来的心,面对人生中贫困卑贱,欢喜接纳死亡病痛、不受身心自我束缚的心,是那无挂轮回、无惧生死的大日如来。
2016年10月15日 09:16
我不再来,因为,我从未离去。
2016年10月16日 09:53
问:入三摩地定境是何种觉受?
答:真正的清醒,是脱离意识的,纯粹的喜悦,是脱离觉受的,圆满的智慧,如渗透在纱窗中的空间,横跨过去与未来,当下清净无挂,无来无去。
三摩地定境,很难用人类的思维体验去理解,那是一种脱落了身心意识的清醒,是脱落了觉知体验的纯澈,是充满身心,却不被身心意识牵引、挂碍的明晰遍满,你的心如目光清晰一切,充满一切,明晰熄灭了身心极深处最原始的紧张焦虑,心识分别熄灭于心,远离取舍分辨,未曾改变的清澈明性,就是三摩地;你的心觉照一切,所有生灭来去熄灭在觉醒中,空性熄灭了波动,安详圆满,无挂凝定的空灵,就是三摩地;你的心是亘古恒常的极乐,大乐是全然的了悟,喜悦是原始的自由,如清晨花瓣上的甘露,柔和甜美,如雪山之巅的空气,清冽纯朴,如蜂蜜浸润细胞,身心每一粒细胞能量,都沉浸在蜂蜜的甜蜜中,在浓郁的妙觉花香中融化,你以一切生命呈现,在宇宙苍穹、山河大地、众生世界中,伴随一切,却在伴随中,无挂当下的分别,如如不动,自在圆满,生死轮回中,极乐妙觉,那就是三摩地。
2016年10月17日 11:49
问:如何进入三摩地定境?
答:心离贪欲,明晰圆满即三摩地。
问:何为贪欲?
答:心灵认为世界是实有,心识分别即贪欲!
问:如何离贪欲?
答:心深观自我,自我在深观的明晰觉察中,呈现出维护欲望的恐惧,柔软心灵恐惧,恐惧熄灭于觉察中的深观,觉受熄灭,深观就是错觉,错觉熄灭,无需分别的纯然,无挂恐惧分别的温暖,就是明晰广袤无垠的不动定境;三摩地是众生形态的生命力,生命力以形态表现,表现却不是生命力,形态是生命力的表现,生命力缺失,形态就会消亡,可是生命力却无法被形态所获得,故而三摩地远离言说,不可思议,言语道断,证入三摩地,生命力不被生命形态所制约,故而远离颠倒妄想,熄灭生死轮回。
心深观死亡,是入三摩地的正道,柔软清醒的心,直面死亡的紧张与无助,无助是心灵对觉受的体验,恐惧是对自我存在的执迷,深观中觉察自己,对构成自我的贪爱逐渐分解,自我因素分解在心灵清净的观察中,清醒中分解了欲望,清淡心就逝去了疑惑,紧张感舒缓消散,深观的清醒就成为了恐惧;恐惧熄灭在安详的接纳中,自我与觉察,身心与世界,熄灭在离分别的明性圆满中,明性是温暖的喜悦,纯然是性空的自由,当下是远离疑惑的觉醒,身心如幻,世界如梦,于颠倒世界中,无染无挂、无生无灭、无来无去的,是那亘古明媚的大乐,是如如不动的极乐,是充满十方的清净,是超越三世的自由。
2016年10月17日 11:54
问:老师安好,阿弥陀佛,请问“见性”距“了生死”还有多远?
答:见性者,见与所见熄灭于心,心离分别,性本清净,随顺因缘,而无挂生灭来去,生死只是当下解脱。
2016年10月18日 06:36
当你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,你在哭,但别人都很开心;当你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,别人都在哭,你自己很喜悦。所以,死亡并不可悲,生命亦不可喜。
2016年10月18日 10:26
法师问:六度怎样讲?性智行怎样讲?怎样达到性智行?以及怎样才能证三身四智?请老师开示答复。感恩!阿弥陀佛!
答:心离我执,随缘清净名布施;心不贪六根色尘,觉察无染名持戒;心自察内心烦恼,真实忏悔名忍辱;彻底放弃此生,虔诚渴望佛法名精进;心观自心,观中离取舍,觉中离所觉,即心离心,心心无挂名禅定;诸心无得,应无所住而生其心,随顺方便为究竟,不着一法名智慧。
如何达到性智行?性者,当下也,智者,觉性是,行者,清净心。
如何证三身四智?三身原无体,四智本清净,幻灭性圆满,心寂现如来;闻如来智慧,思维法义,修正自心,心随正法,观贪嗔痴心,心依法消,心融法灭,法我皆空,身心脱落,觉性明晰,周遍十方,无染无挂,无生无灭,远离颠倒梦想,熄灭生死轮回,为智。
觉不离幻,随缘变化,随种种心,生方便法,法法无生,依八万四千众生烦恼,开启八万四千方便法门,依凡夫身现解脱路,即相离相,依烦恼心说无生法,法法无挂,心心无生,名行。
心开意解,身心如幻,循诸性起,无取无证,随诸幻生,不辨真实,不可思议,无所得,不可说,清净随顺,自在解脱,如如不动,当下离幻,言语道断,名自性。
一心三藏,心随因缘现六根,名化身;心空法灭,觉性无染,圆满十方,为报身;诸法本幻,幻灭觉空,不可得,不可说,随顺清净,如如不动是法身;三藏本空,空不可说,诸心无得,心无所得,是如来法报化三身,是包藏过去未来、超越刹那亘古的当下,是离分别的自由,是无来无去的大乐,是无生无灭的本来。
2016年10月20日 02:04
问:尊敬的老师,我们从小接受教育,过马路红灯停绿灯走,当我们看到红灯时,心灵被灌输的概念产生对境,使我停下脚步,虽然我知道停下脚步,仅仅是因为接受过“红灯停”的这个教育概念牵引发生,整个念头是由六根摄取概念,幻化出红灯相和停下脚步的意识,可是心灵如果不去分别,那有可能红灯时也会走过去,会有危险,但如果分别,又产生业果,这时应该怎么做?请老师开示指导!
答:纠正一下,你看到的不是红灯,你的眼睛只是在看,却什么都没有看到,因为眼睛本身不会成像,眼睛看到的仅仅是光线的折射,你所看到的景象,是心灵驱动你的意识,对于眼根摄取的光线进行分析,聚合心灵储存的对于光线的记忆,而组合成为你看到的外界世界,你所说的看到红灯,其实看到的整个过程,是心识在你肉身内,由觉受体验相续六根尘色,形成的缘起境界。
你所说的看到,是心灵的决定,眼睛仅仅是看的一个条件,眼睛本身无法形成“看到”,否则,你睁着眼睛,在绝对黑暗的房间,也一样可以看到,可事实是,你眼睛只能看,却无法单独形成看到的境界;我们所说的看到,是心识中内在觉受,看到的核心,是心灵对体验记忆的取舍,比如说,你眼睛失明后,听到红灯警告,意识对声音做出反应,你的内心得到了启示,形成不能过马路的决定,这个启示,与你眼睛看到红灯后,心灵本能地停止脚步前进的启示,是同一种心灵决定,所以,你所说的看见红灯,这整个一套系统,并非是你的意识与眼睛相续的结果,而是心灵在觉受记忆的轮回中完成。
你能意识到红灯,红灯是你意识分别,牵引心灵记忆所现名相,在你的意识深处,能觉察意识的心灵觉察,觉察深处的清醒,就是你的觉性,觉性不会随着你的意识分别,而失去了祂觉照的能力,恰恰是因为觉性的清醒,被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分别割裂,所现你的意识、情绪、体验、感受、见闻觉知种种分别,你的自我就是在本觉中,迷失了本来面目的妄念业障在轮回,所以,你要做的并不是不分别红灯,而是心灵随顺意识分别,在意识中去观察意识分别。
你意识到红灯就停止,绿灯就过马路,但是内心的觉性清醒,不会因为意识分别而迷惑,能在意识分别中清醒,能在情绪体验中清醒,在意识分别中离取舍就是观照,在体验觉受中离贪爱就是出离,即心离心,应无所住而生其心,心随顺因缘而现行住坐卧,心于世界名相中无碍无挂,这就是修行,故而,禅宗大德,终日走路不沾一粒尘,终日吃饭未吃一粒米,终日说法未曾说一字,何以故?觉性无染,诸法性空故;身心无挂,自性无生,故诸法如义,世间法即是如来随顺方便,善巧普度之妙法门。
以上的解答是依法解惑,思维逻辑你不一定能信受,你不一定能看得懂,我下面给你说人话,你能听懂的具体操作的方法,那就是——接纳,看到红灯,你的心灵接纳红灯,以及与红灯相连带的所有概念记忆体验,停止脚步;看到绿灯,你的内心就接纳绿灯,接纳红绿灯的心灵,柔软安详,清净清醒的心,不对红绿灯起体验取舍,红灯就是红灯,它就是一个社会规则,遵守就好了,你不必要因为它是红灯就去恨它,也没有必要因为它是绿灯而心生欢喜。
你要做的,是将心灵对于红绿灯的感受淡化,红绿灯仅仅是概念是规则,你要在心灵遵守这个概念规则时,觉察到心灵深处,认知这个概念规则的内心清醒,如果失去内心清醒,你的情感思维是混乱的,你根本不会理会红绿灯,大马路就是你家客厅,随着你心意横冲直撞,对吧?正因为你的内心清醒地明白,红灯不能过马路,所以,去你内心的明白中,寻找支持明白的清醒,去身心概念中寻找、体验、感受,觉察到心灵深处的清醒,这个清醒才是你生命的源头!这个清醒中并没有分别红灯的你,以及你所分别的红灯,祂只是简单纯澈的清醒而已,犹如你看世界的目光一样,眼光能见万物,万物由眼光所现,却无法改变眼光见世界的明晰。
2016年10月20日 08:45
何为中道?
答:烦恼是中道,何以故?烦恼即分别,分别即心,心即幻,离幻即觉,非幻不动。
何为理体?
答:随顺是理体,何以故?随顺即无取,无取即无舍,离取舍即无生,无生即无灭,无来无去,当下名解脱。
2016年10月21日 10:54
信仰之中有了自我,如同眼睛掺入了沙砾,沙砾伤害了眼睛,自我维护歪曲着真理,纯粹目光中升起虚幻,虚幻蒙蔽了本来,自我就是众生无法逃离的生死劫。
2016年10月24日 03:25
一粒稻谷漂浮在沧海上,稻谷认为自己只能是稻谷,执迷自己的躯体,就会经历大海波涛,在惊涛骇浪中翻滚,茫茫生死无有出期;稻谷怀疑自己的躯体并非是自己,觉悟席卷躯体的惊涛骇浪,是因为执迷躯体所现的因缘;因缘生灭来去无法留住,本来是虚幻,而虚幻中,不随因缘来去的清醒寂静,是未曾生灭的本来,当确定自我与世界都是梦境之时,你的心灵,会在生死轮回的梦境中,睁开眼睛。
2016年10月26日 09:13
人生之事,十之八九不如意,当往事烟消云散时,回头想想经历的人生,会发现绝大多数事件的发生、结果,并不依据自我的意愿而转移,无论你多么努力,事件的发生往往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,并不照顾当事人的心情,因此古人又有了“尽人事,听天命”的感悟。
万幸的是,世间毕竟还有佛法,为我们这些凡俗众生,揭开生死轮回的迷惑,人生是一段一段因果相续构成,体验因果的自我,是心灵升起的一个一个念头,心灵承载的一个一个体验,交织聚合而成;我们所经历的世界,所感受的贵贱福祸、七情六欲、幸福痛苦,本质上都是心灵编织的梦境,心灵陷入过去、未来、恐惧与希望的习气妄想中;人生,无非是心灵所承载的,无始劫妄想业障的洪流。
既然自我,是心灵一念一念迷茫相续所现分别,既然命运,是心灵取舍体验、觉受凝固所现境界,那么,当境界现前时,无论是顺境、逆境,都是我们可以在境界中,改变自心取舍方向的时刻。心灵如果贪执世俗间的诸种境界,无论是幸福还是痛苦,无论是顺利还是坎坷,执迷当下境界的心,就一定被境界带入幸福或者痛苦的觉受,心随境转,因缘牵引心灵清醒的觉知,觉知涣散,清醒中升起境界,分别镣铐心灵,觉受凝固了明晰,离生死的纯明觉照,被希望或恐惧的体验席卷,七情六欲如沙尘暴,裹挟心灵深处的纯澈明晰,看似活生生、具体鲜活的生活,却延续着生死洪流中,无法停止的片段,你此刻无法割舍的眷恋,就已经注定了你,未来的生死轮回,宿业流转。
任何一个念头中,都住着佛,任何一层体验中,都有如来清净法身。是解脱,是轮回;是成佛,是生死,全靠我们当下心灵作出的抉择!在遭遇世间境界时,记得,这一切都是因果,是心灵创造的过去业,在今生此刻的兑现,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努力办好世间的事务,更要知道,在境界中,修炼自己的心,在喜怒哀乐、七情六欲的体验中,找到那个放舍境界,了了清净的清醒,在境界中,能放弃对境界的执迷,在体验中,能观察体验的清淡,在妄想中,能觉察妄想的冷静,在命运洪流中,能安住于心灵当下的自由,心无所得中接纳自我恐惧,直面幸福苦难所有境界,拥抱死亡而无所牵挂的,是诸佛的慈悲。
佛在妄念中,妄念挂不住,思绪带不动,意识无法分别的,就是如来。
佛在烦恼中,情欲无法染着,觉受无法挂碍,感受无法触及,七情六欲中的熄灭,就是无生无灭、无来无去的佛。
所以,修行只在心灵刹那间的选择,过去我们没有选择生命的资格,我们只能被累世因果所选择,现在有佛法的标准作为答案,有如来究竟法义作为方向道路,剩下的事情,就看你心灵深处,对自我、对世界,最真实的动机选择了,你要什么,未来就必定会成为什么,故而佛说,万法性空,因果不空。
2016年10月26日 09:13
无论你感受到幸福或者痛苦,那体验中的内心清醒,不会随着所体验的感受,而改变了清醒的性质,清醒是无挂体验的,不随感受取舍,不被分别迷惑的,才是清醒;犹如光芒透过水波,只有水波可以看到光明,水波却永远不是光明,而光中,明晰无挂水波,无杂无染,即性空无生,明性中并无光,亦无水波荡漾,无生无灭,则无来无去,是常乐我净。
心灵中见世界万相,却熄灭了名相的寂照,心灵中觉观一切,却不随分别挂碍的清醒,是修行者生命唯一的方向,安详而饱满,极乐而自由,生老病死犹如黑暗在明晰中凋零,我们在清醒中遭遇如来。
2016年10月26日 10:06
问:如何是信仰中有了自我?
答:利用信仰寄托自我存在价值,期许通过修行改变生活、获得富贵地位,期许借助佛法获得来世的幸福生活,信仰成为满足自我贪婪的途径,自我获得成为信仰的核心,自我体验感受,成为衡量真理对错的标准,这都是信仰中的自我,犹如眼睛中掺入了沙砾。
如果信仰的核心,是建立在满足自我体验的基础上,那么在临终时,赤裸裸面对死亡黑暗的,就是你自己的心与意识,你认为的自我,本质是心灵被六根尘色凝固的妄想,当死亡的因果,开始分解构成自我的因素,四大分解时,心灵失去素日习惯攀缘的肉体、意识、情感、思维、体验的过程时,你的心灵觉受必定会紧张、惶恐、不知所措,陷入迷茫而极度恐惧的挣扎之中,心灵被平日攀缘的贪婪习气带动,在意识的昏迷、体验的混浊中抓取,心识试图稳固自我存在的体验,心灵试图维护体验的抓取,就是业力抓取你的心灵,灵魂被因果带入下一个轮回。
如果在平时的修行中,你对佛法的信仰至诚虔敬,依据佛法无我、出离、布施、清净的标准去约束自心,以真实的心,直面情感意识中,对自我感受的维护,对自我虚荣的爱恋,直面内心贪嗔痴三毒,依纯正纯净极端的信仰,摧灭心灵对自我体验感受的依赖,纯净的信仰中,虔诚熄灭了自我体验的因素,信仰中失去自我,就没有一个信仰真理的人,也就没有一个被心灵所承载的信仰,法我皆空,身心幻灭,非幻不灭,离幻即觉,非幻不动,那么,面对死亡时四大分解恐惧的,就是纯净无杂的心灵觉照,圆满觉性犹如光中之明、树中之香,随顺因缘而不动,周遍十方而无挂,是空中无色,犹如明性离光,是生死中无挂生死的清醒,是轮回中无染分别的广袤,是身心烦恼中的自由极乐,是昏沉混浊中,落落清净的当下,当下无生,身心自我熄灭于当下,死亡与轮回,于当下解脱,是名即身成佛。
2016年10月28日 07:10
那身心中,从未离开的,是灵魂的归宿;在身心中,未曾改变的,是生命回归的方向。
2016年10月29日 01:00
欲望是一种疾病,当你心灵健康时就能体会到他的痛苦;情感是一种昏迷,当你生命清爽时就能觉受到他的无助;意识是枷锁的镣铐,当你的觉性在心灵中睁开眼睛,明晰中熄灭了自我,生死轮回只是意识编织的恐惧,安详中本无过去与未来,落落清净的当下,就是如如不动的大乐。
2016年10月29日 01:59
问:你说法界就是你的身体,无法理解。
答:你看到太阳了吗?阳光普照下无有阴影,你看到蜡烛的火苗吗?蜡烛灯芯的火光,无法与太阳璀璨的光芒相比,可是蜡烛光明摧灭黑暗的性质,与太阳是无二无别,法界就是太阳光与蜡烛光中,驱散黑暗的明性,明性随着光芒所现,驱散黑暗的性质,却不会随着光芒消失。
你从阳光下走入黑屋中,在绝对黑暗的环境中,你眼睛什么都看不到,可是心中知道,自己进入了黑暗的房间,你心里知道进入黑暗,虽然什么都看不到,却不会埋葬了内心的“知道”,不会因为你从阳光下进入黑暗,而心灵消失了知道的“清醒”,心灵深处的清醒,清醒中能见阳光、黑暗的明晰,就类似于阳光与蜡烛光中的明晰,明晰不会随着你进入黑屋,而减损你明晰的遍照,明晰不会随着你站在太阳底下,而增长了明晰的纯澈。
无论你身处何方,在何种环境里,体验与分别无法沾染明性的纯澈;心灵深处中能展现世界,却不被所展现的任何名相所蒙蔽、牵引、扭曲的清醒,犹如眼光能看见一切,却不被所见事物改变眼光明澈的性质,这种身心意识、烦恼体验深处的“明晰”,就是法界,也就是你先天的觉性。
心灵深处的清醒,犹如云彩中的虚空,云层来去虚空不动,不被身心自我所蒙蔽,所以祂伴随你生生世世,轮回中祂未曾离舍,祂随顺你生生死死,在你身语意的业障相续中,不曾改变祂的明晰,祂在你身心自我中,无挂你的意识分别,无染你情感体验,性空圆满,故而周遍十方;祂是你意识中的脱落,不可思议就是祂;祂是你体验中的舍弃,无取无舍,清净无染就是祂;祂是你心识分别的本质,分别心即错觉,错觉熄灭了,存在感的疲惫,无法局限的圆满自由,就是祂普照十方,圆满三世。
祂是你身心中的明晰,明晰熄灭了心灵分别,错觉熄灭了,不可说,无所得,当下就是祂的圆满,因无所得,故而性空,因性空而周遍,因周遍而充满,因充满而无所不在,因无所不在而随顺,因随顺无挂,随缘无生,而圆满十方,如如不动,祂是明性,明性熄灭生灭幻觉,十方清净就是觉性,觉性中熄灭分别,当下圆满,无生无灭,就是空性,空性随顺因缘,无来无去,无挂无染,就是明性。
明,空,觉性,三位一体是法界,是如来报身,因明空觉性而现世界,在因缘世界中,缘起性空,空性无挂缘起,如如圆满不动十方,在众生身心中,清醒的心灵中,明晰遍照未曾离舍,不曾改变,故而,十法界世界众生,缘起缘灭,生死轮回在觉性明空中,明空觉性随顺众生生死轮回,未曾改变,从未远离,在众生身心烦恼中,当下圆满。
故而,当你觉醒了身心深处,那从未改变的明晰本来,你就熄灭了心灵中的自我,自我熄灭于心灵明性,明性不随生灭幻想波动消失,明性中无有生死,你就脱落了生死轮回;心灵脱落了疑惑,你就是明空觉性,明空觉性是十法界一切众生世界的本来,犹如蜡烛光融于太阳光,光与光的形态不同,可是光中明性却是统一不变的清醒纯澈,纯澈明晰就是你,你就是十法界整体世界。
因为有明空觉性,而现十法界,而明空觉性,却倒映着如来,或者说,因为有觉性,而假说有寂灭本觉,当觉性熄灭,明空觉性与十法界,同时熄灭融化在当下,那不可说、不可思议、不可触及,却亘古恒常的圆满大乐,极乐解脱,圆满十方的巨能浩瀚,百兆万亿的神灵变化,一微尘世界中的成住坏空,山河大地,皆是如来清净圆满;无量无际无边无限众生,身心中无尽烦恼思虑,皆是如来清净法身,随缘所现方便,众生界就是佛界,众生心就是佛心,烦恼即是菩提,生死当下涅槃,诸相非相,清净如如皆为佛相,众生与佛从未分离,你见证了身心当下的虚幻,就见到了如来。
2016年10月30日 02:41
问:“善男子,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离四病。云何四病?一者作病,若复有人作如是言,‘我于本心作种种行’,欲求圆觉,彼圆觉性非作得故,说名为病。二者任病,若复有人作如是言,‘我等今者不断生死,不求涅槃。涅槃、生死无起灭念,任彼一切,随诸法性’,欲求圆觉,彼圆觉性非任有故,说名为病。三者止病,若复有人作如是言,‘我今自心永息诸念,得一切性寂然平等’,欲求圆觉,彼圆觉性非止合故,说名为病。四者灭病,若复有人作如是言,‘我今永断一切烦恼,身心毕竟空无所有,何况根尘虚妄境界,一切永寂’,欲求圆觉,彼圆觉性非寂相故,说名为病。离四病者则知清净,作是观者名为正观,若他观者名为邪观。”
可以请老师解释一下《圆觉经》里的作、止、任、灭这四病吗?
答:一者作病,意思是通过种种努力,通过各种修行方法获得涅槃,可是自性本来清净具足,不是由分别心的努力而获得成就,所以,求获涅槃,就是一种妄想,犹如水中捞月、镜中取花,月并非自水而得,花并非镜中而生,依生灭法求涅槃相,涅槃亦成生灭相,生灭相非涅槃,故圆觉是性而非相,圆觉自性为如来究竟义,究竟义众生本来具足,非靠外求,故而作者与所求终是虚幻。
二者任病,意思是,心灵彻底放任自流,既不求涅槃,也不求解脱,不做有意识的修行,也不求证真理。因为生死涅槃本身都是妄想,在生死之中不起妄念就是涅槃,诸法生灭聚合皆是自性所现,我随顺诸法不加以作意,心随因缘不加以分别就是涅槃,认为顺其自然就是如来圆觉,将心、行上的无所作为、无所分别当作觉醒,这是离心说法,承认诸法实有,不明白诸法空有,不了解世界唯心所现,不懂得万相唯识所变,清净性随心识分别牵引,被诸法名相牵引觉性,陷入心灵深层的细腻妄念取舍之中,觉得顺其自然就是涅槃,却不知身心、自然、涅槃、生死本身就是心灵妄想,心灵随妄想而不能觉醒,顺其自然就是心识陷入细腻尘沙惑,宿世业障在相续。
三者止病,是以奢摩他的止观境界,企图以熄灭自心妄想,从而证入如来寂灭性,以为清净心就是涅槃,认为一切诸相于心灵清净,妄念不生就是涅槃。这是将阿罗汉的境界,当作了如来大定,如来圆觉,非以止观得之,众生自性,本来清净,非从熄灭烦恼中获得,有所获得之法,即非佛法,佛法是随顺缘起而无挂,随顺生灭本无生,随顺诸相而清净,随顺诸妄心而不动,非止观清净可以获得,故而说,止观是病。
灭病,以为生灭二法为实有,因为内心认定有一个空境界可以获得,空境就是阿赖耶识存在感的体现,因为生与灭都在体现存在,故而,存在感中,名相身心的所谓熄灭,恰恰是心灵对于存在感妄想的延续,因为不明白心灵是觉性困顿所现幻觉,幻觉本空无有体性,执迷幻觉中衍生出来的身心自我,所以才认为烦恼身心是实有,只有实有的身心,才谈得上永断一切身心烦恼,只有可以被获得的空境,才谈得上根尘虚妄境界一切永寂,犹如梦中人,试图在梦中自杀,从而觉醒梦境,是不可能的。
梦境中的生与死,烦恼与永断烦恼,境界与永断境界,都是存在感妄想的波动,都无法解脱生死轮回,生灭二法的束缚,陷入无明妄想中永无终止。故而说,灭除一切烦恼,永断根尘境界,是病,真正的觉悟,是心灵观察烦恼,于烦恼身心中,无取无舍,真正的解脱,是心灵随缘六根尘境界,于世间诸境界中,觉性如光明透过心灵分别,念头情绪犹如飞鸟凌空,体验感受如雁过寒潭,行住坐卧心心无挂,嬉笑怒骂自性如如,应无所住而生其心,是正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