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底无私天地宽,人到无求品自高。一个人只有无私坦荡,忠诚于自己的良心,做人实实在在,表里如一,才算达到了忠的境界,这就是我们的恩师。
孟子曰“君子有三乐”。“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人”便是其一。心地光明,行事磊落,所以才能俯仰无愧怍于天人,这种胸怀磊落、快意自得之境,正是君子所乐之境。孟子还说“反身而诚,乐莫大焉”,只有当内心真诚无伪,才能享受“坦荡荡”的怡然,恩师亦复如是。
“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”,这是我们常挂嘴边的一句话,确实,稍作观察就会发现,历史上凡是修身好,境界高,品行正的人,多是“坦荡荡”的君子。坦荡就是一种豁达的表现,如同泉水清澈见底,没有一点的渣渣、没有一点的虚伪,体现了品格的纯洁高尚,恩师清白、纯洁、真实的平和,让我无限地敬仰与爱戴。
尤其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,浮华与功利如潮水般涌来,让人难以保持清醒。但在恩师身上,我们看到的是纯粹虔诚无私的奉献精神,祂把实证的真理的智慧,分文不取全部地留给娑婆众生,目的只为托举、救赎生灵,都能回归本来面目,都能回归自性清澈的家园——纯洁圣光。
可又有谁知道,恩师自己的生活还是节衣缩食,简朴是祂最高的品行,“祂”的行为却是:感天地泣鬼神,这就是我们伟大、崇高至上的智慧导师。在“祂”几天一次的轮回中,不分时间昼夜都会及时抓住机会,进入那个境界,把还原实证的经验传授于我们,恩师真的是特别慈悲、慈祥、和善、仁慈、仁爱、悲悯宽恕“祂”的众生,“祂”的无私大爱,都能让我潸然泪下。
我一旦歌颂恩师,说心里话,我那只笔就停不下来,好像每次都表达不完我对恩师的那种崇高敬仰之心,可是再绚丽的语言,都表达不尽对恩师的赞叹与美德……
伟大的慈父圣主如来佛陀!
匍匐跪拜顶礼圣主天父如来!
南无圣光普照如来!
南无圣光普照如来!
南无圣光普照如来!
老师:祝福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