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来一位友人,频繁谈到她害怕自己莫名其妙就死了,因为医生给她把脉,说她脉弱精空,担心自己死了钱没花完,被别人拿去花了不甘心,也担心孩子有后妈过得惨不忍睹,想找个跳大神的算算寿命,真活不久了索性就把钱全部花掉。

 

我听完忍不住笑了,对不起哈,我的朋友。这让我也想起一些经历,大概率我前半生都困扰在寻求一个人生答案里面:不明白本无生死祸福,只是被人间幻相凝固与枷锁着。

 

直到遇见了老师,渐渐明晰生命这个课题,人生的很多疑惑一个个攻破,我想这也是你我遇见老师的因缘到了。

 

我对死亡最早的记忆在八岁的时候,我隔壁邻居家爷爷奶奶吵架,奶奶拎起火钳朝爷爷打过去,当场鲜血淋漓,人不停地颤抖,没过多一会儿就死去了。那个秋天的夜晚,院落显得格外的寂寥,我一个人坐在外婆的小院,看着一群男人走在队伍的前面唱着孝歌,女人们跟随其后低沉地哀号,他们围着棺材绕一圈又一圈,每一次走到死者的棺材头部都要磕几个响头,犹如上一圈他们刚在那里相守过完了一生,再来一圈又是做最后的回望。在堂屋的拐角处,打死爷爷的那位奶奶却比谁哭得都要悲伤,我内心泛起无限的哀怜,感觉院子里灰白一片,没有一丝生机,若隐若现见到了垂垂暮年的自己,感觉死亡来得太快,让人感觉不真实,且有一丝丝的苦涩与无奈。

 

随后的连续很多年,我不断地经历、看见死亡,比如我的大姨和四姨都是跟姨夫吵架,过后没一两天就喝农药死了,留下一双儿女;比如我的两个小学同桌,一个在下雨天放学回家的路上被电死,一个被班主任暴打一顿后发烧得了脑炎去世;比如我的亲爸爸和我的太姥姥,忍受不了疾病,选择了不一样的方式结束生命;比如我的好几个同学,骑车摔下山崖死亡;比如山顶的老奶奶,儿子嫌她活着太累赘,把她背到悬崖推下去摔死……

 

小小年纪的我,那样的年华,感情是那样的猛烈而又深刻,有差不多十来年的日子,我觉得人间让我心寒心惊,我的头顶总有死亡的阴云围绕,所有对生的乐趣,都在死的阴郁笼罩下,凸显出一种遗憾与恐慌。即便艳阳普照山河大地,大夏天的中午,我仍然感觉到的是刺骨的寒冷,后背冒冷汗,胳膊起鸡皮疙瘩。

 

后来走入了社会,我仍然还在不断地经历、看见与感受着死亡的恐慌。24岁那年,老乡交完保险刚一个月,开车坠入汉江河,赔保两百多万,不到三个月他老婆找了个年轻男人,做了美容,开了商铺,活得春光满面,那时我不知为何对人性产生了一丝丝的怀疑。28岁那年,是我看见死亡最昌盛的时期,西安长安殡仪馆,我有个同学在里面当入殓师,他大学毕业就进去了,收入相当可观,那时我经历着巨大的负债,他有意收我为学徒,当一名遗体化妆师。我在他的摄像机里见识了各种各样的死亡体相,他讲述着各式各样的死亡故事,以及各种家庭面对死者的表现形式,让我渐渐地对死亡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情这回事儿产生了漠然。

 

时至今日,我自己经历了几次死亡悄然来临,我反而觉得有这些生老病死,人性善恶分别,凄美的人生经历,是生命对我的赐福。前半生执着于四相为实有,是痛苦轮回的本源,色相不断流转,直到我重视起来,看破、放下与遗忘,幻相才彻底从心识记忆体验中渐渐地淡化。

 

想当人的心在渐渐死去,求道的心在悄然复苏,不思不愿不求,无染无挂无住。

 

你不存在,一切不存在。你存在,一切存在。你自在,一切就自在,只是去接纳就是了。

……

 

老师说:

“没有人能够不死,没有人可以将肉体永恒常驻。

建立在一具必定死亡的、日渐衰老身体之上的人生,与在冰封的河面上盖高楼,是同样的危机四伏。

高楼盖在隆冬时节的冰封河面上,无论多么壮丽辉煌,春天一到,河面冰层融化,高楼就会沉没河底。

 

人生在健康蓬勃的躯体中建立,多么辉煌灿烂一生,死到临头时所有皆是空,死亡的黑暗会吞噬一切。

你曾经拥有的一切美好,所有功勋,亲朋好友,美妻爱子,功名利禄,无法在死亡中建立。

可是你无法不面对死亡,无法逃避死亡,在死亡来临时毫无抵抗能力。

 

你骄傲的人生,是不是一场梦境呢?你自负的人格,是不是显得很可笑?

既然人生通过加法,无法真正地圆满生命,向外攀缘此路不通!

那么我们试试减法,将生命中拥有的一切,统统从心灵执迷中减除。

 

减少到最后你会发现,最终剩下的,只有心灵对世界的分辨。”微博2018-02-20

 

……

此生,我们不应该只是活在了自己编织的梦里,毫不怀疑,醉生梦死地热心做人,得过且过,糊涂到死。

……

 

老师说:

“修行就是为了,面对死亡,没有第二个原因。”

 

“年轻时候的修行,是为了寻找人生的价值,实现生命的终极意义;中年时期的修行,是为了还原‘祂’的伟岸恢弘,实现人生理想,圆满人生的价值;老年时候的修行,只是为了救命,救自己的命,救亲人的命;救活在人体中,被身心意识抓住,无奈生死的,绝望恐惧的灵魂。
  
 哪有什么成佛作祖的理想?哪有什么普世救赎的理由?哪有什么救度众生的借口?哪是什么慈悲心的表达?哪有什么知识概念的计较!只要是实实在在的,能够让灵魂觉醒,逃离身心意识的践行道路,就是修行者目前需要,乃至于终生需要的真理。
  
 我只是想自救而已。
  
 救命啊,救命是第一性的!

你都要面临死亡了,你看看自己的身体,一天天地衰老,你看看自己的心意,一天天地迟暮,你看看自己的满头华发,你看看自己眼角的皱纹,你看看身边亲友,一个个离世的事实,你能够从这具,难免一死、必定一死的身体中逃离吗?
  
 你还剩多少时间,浪费在人世间?

赞美你、诋毁你的语言,能够让你解脱死亡吗?

既然无法帮助你解脱死亡,你去相信这些无聊至极的声音做什么?
  
 修行就是为了,面对死亡,没有第二个原因。

‘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’

一切获得法,所获得的,皆属于‘生’。

有生,必定有‘死’。
  
 ‘死’,是‘生’的获得心,永远无法解脱的影子。

既然,死亡是你的修行无法避免的结局,暂时的福报境界获得,对于终将死亡的结局有何意义?
  
 从身心意识的‘自我’中逃离吧。
  
 你生生世世,可能仅有这一次机会。”——《自救》(2022-05-26)

 

跪拜南无圣光普照如来!

 

老师:祝福你。
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