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天堂,祂不是每六天一次轮回嘛。第一天天堂出现,很强盛。第二天,天堂持续,祂是一种光明状态。第三天呢,天堂跟灵魂境界的感知,发生了相融,祂是半光明半黑暗的状态。第四天的时候呢,就是黑暗就占据了主体,但是光明大概只剩20%,而灵魂感知的那个领域里面的阴影,就占了80%。这个时候呢,我在人世间体现出来啊,状态就是要大量、海量地学法,才能够维持住我对于光明的记忆。因为佛法、佛经文字背后,祂是有光明的。
要海量地学法,就是要保持6个小时以上的听法、学法的时间。然后通过你的意识,通过你的眼睛,通过你的耳朵,听到法,然后忘记文字背后的那种概念和文字的形象了之后,你去体验文字背后携带的那个气息,那个气息里面蕴含着智慧与光明。到了第五天的时候呢,连这20%的光明,都消散掉了。那么最后,第五天的时候,那个纯粹就是人类了,纯粹就是人。
“人”是什么概念呢?我跟你们说一下啊。人呢,就是你的心灵的体验,凝固成了感受。就是你心灵的认知啊,被你凝固的感受,给绑架住了。像一团泥巴把一个钥匙给糊住了,那个钥匙已经体现不出来它的形态了,已经变成了一个泥巴块了。
就是你的认知啊,你的认知原本是很干净的一个钥匙,现在被你体验的感受,凝固成了一个泥巴块。而这个泥巴块本身,它里面又藏有那把钥匙。而那把钥匙的话,是可以打开很多锁的钥匙。这个认知啊,他认知到了你的眼睛,你能看;他认知到了你的耳朵,你能听;他认知到了你的鼻子,你能嗅;他认知到了你的舌头,你能尝。也就是六根六尘六识啊,六识的根本是认知,你知道吧,是心灵认知。
当这个认知被他所认知的习气、感受的经验所凝固住,变成了感受的时候,认知就隐退了。而被感受包裹的这个认知呢,就变成了自我。“我”就浮现出来了,我就不再是认知了,而是我对于所认知事物的记忆、沉淀,浮现出来的人格。人格就一定带有心灵的企图、动机、愿望、执着,以及为我的执着愿望去服务的意识思维。什么叫“人类”?人类就是你内心的执着体验与意识思维。
到了第五天的时候,我是纯黑暗的,过去啊,是纯黑暗的。什么叫“纯黑暗”呢?这具身体里面只有我的人格的自我感受、自我欲望、自我记忆,以及伴随着自我欲望,在我头脑当中浮现出来的,我的对于这个欲望、感受的记忆、概念的相续——他就变成了我的思维。
平常的我是意识,没有思维的;平常的我是认知,没有人格的。第五天的时候,人格就取代了认知,思维就掩盖了意识。可是你们要知道,当你一旦有了意识的相续,形成了思维;当你一旦有了人格的习气,凝固的感受,和思维一结合,你所能看到的,就只能是现象,你只能看到现象了。
我跟你们说一个奥秘啊。神看这一个杯子呀,祂看到的不是一个杯子。人看到的这杯子,他看到的是“杯子”的名相,看到的是内心对杯子的感受,以及看到杯子的自己。这三者结合起来,自我的认知、自我的企图、自我的感受、自我的体验、自我的意识,浮现出来这个玻璃杯子的名相、质地、价格、用途。就是当我是一个人的时候,这个杯子,它就变成了真实的。换句话说,当我是人的时候,这个杯子,它就只能是一个杯子,一个玻璃杯子,明白吧?
第五天的时候,我看到这个杯子,那个就是杯子。除了杯子,它什么都不是。可是你们要知道,在第五天之前,第四天、第三天的时候,我看到了这个杯子呀,是我的心灵认知,看到了一个名相——借助这具身体,看到了这个名相。再往前推,在我的灵性很强盛的那一天……
或者说是,现在我不是第五天,是全黑的,我只能看到个玻璃杯子吗?看那个玻璃杯子,这个玻璃杯子,它相当于整个世界,你知道,相当于桌子,相当于这面墙,相当于整个地球,它是真实的,它是名相,我对于它有体验的。或者说,这个杯子是我内在的心灵的感受、自我、记忆、体验的投射。
然后再翻过一天,到了第六天的时候,不是要进入到一个新的轮回吗?这时候,一个很奇妙的事情就出现了。当我内在的光啊……就是那个光,是在什么地方浮现的呢?是在我的心灵认知的背后,他有灵魂的感受存在。那个灵魂的感受和心灵认知之间啊,有一个被自我认知带动的心灵认知,镌刻在灵魂感受当中的那种记忆。那个记忆的聚集,变成了思量心、思虑心,那个就是人的灵魂。
临死的时候,身体死掉,意识死掉,人格自我死掉,心灵认知也会死掉的。而认知一死掉之后,六根、六尘、六识,他都分解了嘛;思量心,他不会分解,他是刻在灵魂感受之上的。那个思量心就会带着,思量心镌刻的时候,那个记忆、那个体验、那个意图、那个倾向,去继续寻找他熟悉的那个习气的环境,这个叫“轮回”,他就开始投胎了。思量心就是人的灵魂,就是我们说的我执识。我执识在人的灵魂感受当中,镌刻着烙印,就像那个烙铁,在你家的墙上刻下了字一样。
在灵魂感受的背后呢,就脱离了这个具体的个人境界的束缚,进入到了灵魂感知。灵魂感知是一个庞大无尽的宇宙体系。就是我们人类知道的这个太阳系呀,然后由多少太阳系构成了银河系,有多少银河系构成了一个宇宙范围,有多少宇宙范围构成了一个天体范围,有多少天体范围构成了一个苍穹范围,是吧?那个都是天文数字,都不可用数字来衡量了。但是就这么大的概念,一个苍穹的概念,在灵魂感知领域里面,就好像是太平洋当中的一滴水。
所以我说人的灵魂,要是依靠自己修行啊,不存在解脱的可能性。没有,就没有这种可能性。你可能会升华到见精所投射出来的,更纯净、更高层的空间当中去,这个百分之百有可能。你不用修行,都有可能。你不用修行,只要做一个,刚才我说有恻隐之心的善人就可以了。
一个见不得别人受苦,愿意去帮助别人的,具有恻隐之心和正义感的,正直、善良、纯洁的人,就可以上天道,你不需要修行的。主管生死轮回的律法神,他可不认宗教的。他只认一个人的灵魂的纯洁度,他不认宗教。你这个宗教说是,你做了多少功德,你为我捐了多少钱,你就可以到什么什么世界去。佛的世界不是人可以买卖的。人买卖的,都是打着佛的名义在赚钱的邪教。是凡在人世间有所企图的,全部是邪教,不论你打的是佛的名义,还是基督的名义。
在我第六天,我苏醒的时候呢……第五天的时候,不是我看到的这个杯子,它就变成了一个真实的杯子?就是个玻璃杯子,它值几块钱,它是干什么用的,它的质量是什么,它的材质是什么,它的重量是什么,它对于我有什么用处,我对它的感受是什么,这一系列都会变得非常非常地真实。也就是,当你的自我体验、自我感受,与意识结合,变成了自我的整个真实的时候,这个世界就同时变得无比地真实。
无比真实,意味着什么呢?你失去了心灵呼吸的空间。心灵只有在解脱身心自我之后,才会浮现出来见精的纯澈的,那种不动摇的,在细腻的习气和妄想的川流当中,不改变的那层空间——那个是你灵魂可以呼吸的光。
就灵魂感知,只有在见精的纯洁的光明当中,才可以呼吸到空气的,才可以汲取到养分的,这是灵魂感知啊。但是,当灵魂感知,变成了人格自我与意识结合,变成了现实世界当中一个活着的人的时候,这个人已经变成了鬼了,真真切切的鬼。你们现在就是一种鬼的状态。因为你们见不到神,你知道吗?
好了,然后到了第六天。第六天,当我内在的这个光明苏醒的时候啊,祂是在什么地方苏醒的呢?祂是在人的灵魂感知,在灵魂感知的尽头,有一个灵魂感知都没有办法去逾越的地方。那个地方呢,对于灵魂感知来说是纯黑暗的。那个是宇宙的坟场,是时间与空间的终结。三界六道,到此为止了。那个地方没有物质,也没有生命了。
但是当第六天的时候,当灵性苏醒的时候,那个地方就突然间,就是像是一个无限黑暗的空洞当中,一个像是无限黑暗,可以吞噬一切能量的黑洞当中,突然间出现了乍眼的光明。就天和地的交界处,他原本是一片混沌的一个黑洞,吞噬时间,吞噬空间,吞噬一切能量的,一个无限广大的、无边无际的黑洞。在黑洞的尽头,黑暗的尽头,看似实体的、无穷无尽的、黑暗的致密感的尽头,出现了一线光明,一丝光明,大概就是有一粒针尖那么大,可能……对,大概有一粒针尖的千分之一、万分之一那么大,很细腻的,非常小的。但是每次我看到祂,祂不是一个点啊,而是类似于,就是那么细小的一道线。
那道线,那道光,那道光明的线,一旦出现了之后,整个天与地,整个那个无尽深邃、致密的黑洞,他原本是纯物质的,原本是什么都没有的。他是吞噬时间,吞噬生命,吞噬现象,吞噬境界,吞噬空间,吞噬宇宙。他吞噬一切,而且一切在他之中,是不留痕迹的。他是致密的、浓密的、实质性的、质量感的黑。
但是当那个光线乍现的那一瞬间,这个黑暗,瞬间就具有了生命力。就在那个光明乍现那一瞬间,那个光本身是纯生命,那个祂不是带有生命力的光,而是那个光本身是生命。本身具有生命力的那种无限的强光,祂就伴随着生命无尽的智慧。
然后当光越来越亮的时候,黑暗就开始消退了。黑暗一消退,整个构成人格自我的基础,那个见精的根本,那个“能见”的性质,都被消融掉了。“能见”的性质一旦被消融,“所见”的内涵,就像是墙上的泥巴一样,就像是玻璃上的泥巴一样,自动就脱落了,感知就融化了。感知一旦融化,渗透在细胞当中的感受就融化了。感受一融化,附着在感受之上的思量心,就融化了——就潜意识,思量心就融化了。思量心一融化,然后人的这个感受一融化,人的这个认知自我呀,就心灵认知啊,他就只剩下了一个认知的躯壳。就像是那个,我怎么跟你们讲呢?就好像是一个电动玩具啊,咱们把它放在地上,它在跑。
当天堂的灵性,在你的身心当中乍现的时候,绽放的时候,当黑暗的这些习气、业尘,开始分解、融化的时候,融化到了你的心灵认知这一步的时候,前面不是见精融化了?然后“所见”内涵,在见精当中脱落了。然后就是灵魂的这种感受,灵魂的感知形成的三界六道的一切境界,就好像是在火上的那个蜡烛一样,开始分解、融化了。
然后由灵魂感知推进到肉体细胞当中,被肉体细胞的信息记忆,折射为的灵魂感受,就好像是面包里面的水蒸气一样,被蒸腾了,它只剩下一个面包的躯壳了。那个躯壳呢,它失去了水分,它会变得很枯燥,但是它还在。那个地方叫什么呢?叫“心灵认知”。就是你知道自己在干什么,但是你只有“知道”,那个“知道”却不是你。你们好好体验这句话。
过去是我知道这个杯子,我看到了这个杯子,“看到杯子”就是我。当灵性苏醒的时候,看到了这个杯子,这个杯子是看到的,有这个杯子,看到这个杯子的“看到”当中,却没有“我”,明白吗?就祂没有一个主观意图,祂是一种被动的,心灵认知对于身体以及外界事物的一种认知。
然后随着光越来越亮的时候,这个认知在不断推进到认知更外层,进入到了意识与认知之间的人格自我的时候,人格自我呀,就会像是一场梦境一样,消散掉了。那个感觉有点……我跟你们说,有点像啥啊。就是你们洗碗的时候啊,那个锅里面不是有油吗?然后你倒了洗洁精进去,你看那个油瞬间就化开了。那个水面上刚才是有油的,洗洁精滴上一滴,那个“欻”一下,随着洗洁精那个中心啊,一圈,油就散开了。过了一会儿,油就在水里面,就没有油了,就是那种感觉。
就是当我灵性苏醒前三个小时的时候,第三个小时的时候,就刚苏醒的时候,自我还在。到了过程当中,自我越来越淡化。第三个小时的时候,现在我跟你们说话的这个人格自我,就会变成了刚才我在梦里面的一个片段。而此刻这个梦,已经对于我来说,就是残存的一个记忆了。就是我在梦里面残存那个记忆,那个记忆成为这个人间的我和我所认识到的人间,这个时候我是纯光的生命。
此时此刻,第六天的时候,第六天刚苏醒之后,那三个小时,我是纯光的生命——没有形态,纯粹的光明。但是这个过程当中,因为我的人格呢,他是被净化了,知道吧,被净化了,他会变得单纯,变得圣洁,变得无私,变得真实,变得慷慨。
——摘录爱的温暖《正本清源》2025-1-30
老师:祝福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