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念那个西方阿弥陀佛啊,能不能去往佛的世界呢?第一个,从原理上来说,从实相上来说,可以去。为什么?因为祂是佛留下来的法门,祂是为了解脱众生的灵魂的生老死苦用的。但是佛为什么没有让祂的母亲,去念阿弥陀佛呢?佛为什么没有让祂的堂弟阿难,去念阿弥陀佛呢?佛为什么没有让祂的身边的这些大弟子们、修行者:你们不要修行奢摩他,不用修行三摩地,去念佛就好了。为什么呢?

 

你们想过这个问题没有?佛法以般若智慧立根本啊,佛法不是为了满足人类的贪婪而来的。阿弥陀佛的法门,这个是救赎灵魂的一个法门而已,祂不是佛法的全部。佛法的全部就四个字——心外无物,明白吗?

 

佛法是解脱法,而你,以一个‘我的灵魂念阿弥陀佛要去西方极乐世界'的,这么一个贪得无厌的心,以一个心向外求的凡夫俗子的心,去念阿弥陀佛的话,你的人格自我,透过你的心灵认知,在你灵魂感知的那个幕布上,刻下来的是一个凡夫俗子、肉体凡胎的贪婪。他不可能唤醒你的灵魂之光的。

 

灵魂之光唤不醒,你就是业障身本身,你就是那个思虑心,铭刻了你人格自我的习气与业障,聚合成的一个中阴身的状态。中阴身,你念阿弥陀佛,只能积累福报,你进不了佛世界的。我为我今天说的这句话负责任啊:一个凡夫俗子念阿弥陀佛的话,可以得到福报,但是你想要去进到佛的世界,不可能。

 

换句话说,佛的世界是无所不在的。包括人世间,都在佛的世界里面,可是你就是看不到,为什么呢?被业障挡住了。换句话说,当你一切业障净化了,你此时此刻就在极乐世界。你不用去外面的极乐世界,而是极乐世界就在你的身心明心见性处——那个叫‘极乐世界’,明白吧?没有离开众生的佛,也没有离开佛的众生,这个就是‘烦恼即菩提’的意思。

 

可是你要是没有明心见性,你非要说心外有一个阿弥陀佛的世界,那么去阿弥陀佛世界的这个愿望,他所牵动你的灵魂感知,形成的那种中阴身的状态,你只能去中阴身相对应的境界世界。那个境界世界叫‘六道’,进入境界世界的过程,叫‘轮回’。被你的浓缩自我的人格的记忆,镌刻在你灵魂感知上的习气的烙印,那个叫‘中阴身’。

 

你念佛也好,念上帝也好,没有用处,因为你的中阴身的性质就决定了,你只能被构成中阴身的细念的习气和记忆的沉淀,所带着走——这个叫‘业障的牵动’。被带走的灵魂,那个就是投胎的鬼魂;去的世界,那个就是三界六道轮回世界的,这种业力相续的境界。

 

管你是念阿弥陀佛,管你是念基督耶稣呢,一样的。并不是每一个口念阿弥陀佛的人,都有拿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的门票的,不可能的事情。极乐世界,那是佛的天堂,那是佛的宇宙。我也有啊,我也有,但是我现在还没有形成。

 

我现在距离那个悲能啊,如果悲能是100分的话,我现在大概45分,我的分数是45分。因为大菩萨的分数,也不过就是个80分嘛,80分、85分的样子。大菩萨都没有办法接触到悲能的。所以说,就算是我现在什么事都不干,到了我75岁之后,我也可以达到85分的。因为八地菩萨,跟十地菩萨就程度不同,性质没有任何不同的。

 

我们继续说那个念阿弥陀佛的事情。那么,什么样的生命可以去阿弥陀佛的世界呢?我刚才给你们讲了一个灵魂投胎的原因,什么叫灵魂?就是你的自我人格的执着,牵动你的心灵认知的这支笔,在你的灵魂感知当中镌刻下来的,一个浓缩了你的自我人格记忆的习气构成的思虑。你的思虑,你的心灵思虑,就是你未来的灵魂,就是中阴身。这个是一个原理,这个是一个实相,这个是个不可能被你的死亡而改变的一个事实。

 

你活着的时候都没有办法去控制,你的心灵认知背后的自我潜意识的那种思量心呢,你怎么能指望你的意识和自我人格死去了之后,你的心灵认知分解了之后,你认知背后那个思量心的你自己,会自己消散掉——那绝无可能的事情。你的思量心的自我,他是什么样的成分,什么样的境界?他是由你的自我人格的习气体验的记忆,牵动了你心灵认知这个笔,在你的灵魂感知的幕布当中,刻下来的浓缩的你的人格自我的体验的痕迹。

 

当前面这几样,你的心灵认知、自我认知和意识身体死掉了之后,他就不受控制了,你的思量心就不受控制了。不受控制的思量心,他一定会选择自己渴望的,自己想要的,自己想要获得的,自己熟悉的那种场景。那种场景在什么地方?在他的构成体验的习气的记忆当中。

 

思量心没有逻辑的,但是他有欲望习气的记忆。就是你执着心执着什么,就会刻在你的灵魂感知当中什么样的,相对应的那种习气的沉淀的记忆的回忆,那个就是人的思量心。习气沉淀的回忆,形成的记忆的境界,那个他是一种习气的境界,那个就是人的思量心。

 

他会随着这个境界的记忆,去寻找自己熟悉的、自己喜欢的,能让他的思虑心的感受,变得舒服、安宁、安全的场所。这一寻找,他就会投射出来他渴望寻找的那一个境界。这个境界就跟外界的业,一旦结合上,内在的认知与外在的业力因果一旦结合上,他就会变成了新的心灵认知。新的心灵认知,又反过来凝固了思虑心,变成了新的自我的灵魂感知、灵魂感受,你就又投胎了。

 

这时候起决定作用的,不是‘阿弥陀佛’这一句佛号!这个时候起决定作用的,是你灵魂的思虑心当中,对‘阿弥陀佛’这句佛号升起的体验。如果你平常念佛的时候,心地里面只有阿弥陀佛,只有这一句佛号,什么都能放得下,我活着是为了阿弥陀佛,我活着不爱自己,我只爱阿弥陀佛,我生命当中只有阿弥陀佛,除了阿弥陀佛,没有我自己的任何的索取、获得、惊恐或者满足,这个叫‘定’,知道吗,‘戒定慧’的‘定’。

 

以禅定的状态去念阿弥陀佛,你的心灵认知,只认知阿弥陀佛,除了‘阿弥陀佛’这一念,其他的认知,不见,不想,不记忆,也不分别,心灵认知只有一念阿弥陀佛,你的自我认知当中,他就只剩阿弥陀佛。

 

或者说,我的意识,随着我的人格的自我,只念阿弥陀佛的时候,我的人格自我,只景仰阿弥陀佛,只崇拜阿弥陀佛,只渴望阿弥陀佛,除了阿弥陀佛,我什么都不要的时候,那么由这个自我认知,牵动你的心灵认知,在灵魂感受当中刻下来的,那个思虑心的习气的沉淀,他就会沉淀为安宁、纯洁、安全和温暖的体验。而那个体验的名号,叫‘阿弥陀佛’。

 

在你死后,思虑心不再受到心灵认知,和自我认知、意识和身体的束缚了之后,思量心他开始自己浮现了,开始去寻找他平常形成过程当中的,那个熟悉的经验体验的那种感受的时候,阿弥陀佛的这一个名号,自动会在习气记忆的境界当中升起的。当阿弥陀佛的名号,在思虑心当中升起那一瞬间,思虑心当中伴随着阿弥陀佛的名号,储存在你灵魂感知当中的光明、温暖、安全、殊胜、纯洁的体验,就会浮现出来。

 

那种纯洁的体验,伴随着你思量心当中,结合了的阿弥陀佛的那个名号,他就会生出境界来。而这个境界,他就会和灵魂感受背后的那个心灵见精啊,他就会相应的,因为那个见精是纯澈的空间。听清楚了啊,这个时候,灵魂感知当中,体验是安全的、纯洁的、安宁的、幸福的——祂的名称、名号,叫‘阿弥陀佛’。

 

这个时候,你要知道,佛是无所不在的,佛是空性的。佛是空性无生的庄严智慧,所以祂渗透在灵性宇宙当中,渗透在灵魂宇宙当中,渗透在灵魂感知当中,渗透在你的思虑心所在的境界当中。那一念阿弥陀佛,只有阿弥陀佛,没有自己,只有安宁纯洁,没有自我欲望的牵动和自我维护的恐惧。这一念阿弥陀佛,你就一定,百分之一千亿的肯定,生在了极乐世界。这个是我可以百分之一万的肯定的,就这种人,百分之一万是上品上生的。

 

他临死的时候,他内心里面没有自我,没有自我维护,没有自我恐惧,没有疑虑,只有对阿弥陀佛的虔诚与信念;他死的时候,他的人格自我,刻在灵魂感知当中那个思虑心的记忆,只有阿弥陀佛,只有阿弥陀佛的这个名号,携带的安宁、纯洁、幸福与这种光明的体验,不用他念佛号,他的思虑心自己会念佛号的。

 

他一念佛号,就会跟渗透在灵魂感知领域里面的佛的智慧,就相应了。瞬间,那一念佛号的光明,和大智慧的阿弥陀佛的智慧相应,他所在的这个空间,这个灵魂感知的空间,就像雾气一样消散。他那个消散的一瞬间,西方极乐世界的金色莲花海洋,就浮现在他的面前了。就这么回事,我说的句句是真相。

 

我说的句句是真相,因为我是佛,你们知道吗?我现在不是如来,但是我是一个如假包换的大菩萨。在我八地菩萨以下的一切境界,我是尽收眼底的,所以我才能知道轮回的整个过程,知道吗?这个就是念佛法门的根本根本的实相。佛和每一个念佛的灵魂,是从来没有分离的。但是你想去到佛世界,不是你的人格自我说了算的,而是一颗虔诚、纯洁的心灵说了算的。

 

不要说我人世间什么都放不下,我念阿弥陀佛。就好像是我现在在中国,我给美国投点资——我给净土宗捐点钱,我在美国买个小房子,到时候,我死了之后,我从中国搬到美国去,继续住我的房子去。你想啥呢?佛法是很神圣的,我谢谢你啊!你一个小小的垃圾,你想通过你人世间的这个给鬼烧的纸钱,去买通佛?你脑子没问题吧!任何试图想跟佛做交易的人,你的骨子里面,根本就不知道佛的伟大!

 

佛是整体宇宙苍穹的缔造者,整个宇宙苍穹在微观下面,全部都是有生命的,而一切生命都是佛智慧所呈现出来的。一切众生都在佛的无限无量的慈悲当中,在大空性的庄严当中,缘起缘灭,但是空性的庄严,却是无生无灭。也就是说,佛的慈悲伴随着一切众生,而无来无去。只有对佛绝对虔诚景仰的心,念一句阿弥陀佛,你百分之一万,进到极乐世界,而且一定是上品上生。不要去求佛,而要去修佛。要达到佛的标准,你才能去极乐世界的。

 

那么,你说我达不到那个像你说的这种,心识思量啊,这个思虑心是,因一句佛号可以说驱散一切境界,在纯光的安宁当中,金色的莲花打开,极乐世界向你展开全貌——我达不到这一点,那你最起码也要达到一个修行者的状态。

 

什么叫修行者呢?就是对于阿弥陀佛无限地信任,信任到可以将你的死亡,交付到祂的手上。这种信任的概念,可以让你的灵魂深处的思虑心,完全彻底地放松,完全彻底地向阿弥陀佛敞开心扉,不向阿弥陀佛有任何的保留。向阿弥陀佛去忏悔,向阿弥陀佛敞开心扉,向阿弥陀佛不要有任何的索取,而是要将自己的灵魂和生命,交付于阿弥陀佛,包括你所隐藏的一切罪恶和恐惧。

 

当你的心面对阿弥陀佛的时候,没有任何的隐藏,就不会有任何‘隐藏’的概念,而塑造了你的自我维护的阴影。你在阿弥陀佛面前,你是透明的,你是无我的。阿弥陀佛的光,才可以透过你敞开的心扉,打开你灵魂的屏障,找到你的思量心的那个烙印,以阿弥陀佛的光,将你思量心的烙印净化,托举到极乐世界去。

 

这时候,你还是一个……你虽然有自我,但是你不是一个维护自我的人。你信仰阿弥陀佛,超过了你维护你自己,你可以去阿弥陀佛极乐世界,下品下生,当一个众生也可以。那你去了就是老百姓,你没有果位的。

 

刚才我说那种,一念阿弥陀佛,就是失去主观意识的、主观人格主导的,那种懵懂的、昏沉的状态下,那个思虑心自动地浮现阿弥陀佛的那个名号的时候,你思虑心蕴含的,构成你思虑心的习气记忆的经验,他储存的时候,是光明的、纯洁的,念佛时候形成那个光明。那个光明随着‘阿弥陀佛’的名号响起来的时候,你的思虑心就不自觉地、不自动地,进入到了你平常形成思虑心的,念佛的那个场景当中去了。那是你在不自觉地念佛的时候,会不自觉地,透过你思虑心,形成的那种习气的基底,而呈现出来了,你信仰的金色的光芒。

 

当那个光芒一展现,你思虑心的其他的人格的因素,全部会被光明所照破的,就像强光照破雾气一样。一念阿弥陀佛,一念南无阿弥陀佛,升起来那种安宁、纯洁、清澈而无我的光明,瞬间就照破了你的思虑心的其他的记忆、感受、体验。

 

记忆、感受、体验,一照破,一分解,跟记忆、感受、体验同步的,由记忆、感受、体验所投射出来的,灵魂宇宙的其他的道——饿鬼道、地狱道、人道、天人道,就三界六道所有的境界,全部像雾霾一样消散了。剩下的,就是那一片金光,就是那你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升起来的,由你内在升起来决绝信仰和纯净的绝对虔诚的信,而浮现出来的阿弥陀佛的那一道金光、那一片金光,驱散你的灵魂境界,你就瞬间看到,你坐在金色莲花里面,莲花盛开了。”——摘自爱的温暖《正本清源》(2025-01-30)

 

老师:祝福你。

 
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