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现在我再跟你们说一个,很接近于这种悲伤和悲伤中感受的你的一种感觉。如果把悲伤,把这种无力自控、无法逆转的,这种毁灭你整个人生自我的,绝望的、悲伤的深渊,把他换成,把他替换为一种慈悲的气息,他是一种慈悲的气息。慈悲是一种气息,慈悲不是现象,慈悲不是状态,慈悲是一种生命的气息。

 

设想一下:在那种浑厚的、浓郁的、无限的、究竟空性的、大自由的安宁当中,那种安宁本身,是对于一切万事万物、时间空间、过去未来,无差异的、平等性的接纳的时候,那是一种庄严。而在慈悲的气息当中,你会发现,慈悲当中感受慈悲的你,他就会变成了障碍。

 

刚才我不是说有一个,当你沉浸在悲伤当中的时候,有你所感受到的悲伤和悲伤中感受悲伤的你吗?这两者是对立的,也就是说,悲伤是由你的确定以及分别,而展现出来的。而在慈悲当中,只有慈悲,没有一个感受慈悲的你和你感受到的慈悲,慈悲那就是你。

 

在你成为慈悲的那一瞬间、那一个刹那,当你整个的感知慈悲的那种感知,融入到慈悲当中,无我、无人、无众生、无寿者的平等、清净、圆满、接纳的自由的时候,是没有‘你’的存在的。没有你的身体存在,没有你意识存在,没有你的感知存在,没有你的认知存在,没有你的见精‘能见’的性质存在,也没有‘所见’分别牵引见精,形成的三界六道的不同生命层次存在。一切,都是在慈悲当中,迷失了那个悲能,而所现的刹那幻灭的错觉。而那个悲能,就在此刻,就在当下,包容了此刻,接纳着此刻;此刻在悲能当中,却从来没有发生过。

 

我刚才说了,什么是‘1’?‘1’就是空间。什么是‘1+1’?‘1+1=2’,那个叫‘时间’。在悲能当中,从来没有‘1’发生过,在悲能当中是没有确定的。悲能,哎呀……你看啊,过去我是人类的时候,因为我的心灵是确定的,是凝固的,所以在我接近悲能的时候,我可以用最接近于人类体系的语言,去形容悲能。可是悲能呢……

 

可是悲能,‘祂’不是一种可以被确定的状态,‘祂’也不是一个独立的、永恒的生命;‘祂’不是境界,‘祂’也并不是清澈;‘祂’不是光明,‘祂’也不是智慧。我实在是没有办法,用任何我自己已知的修行境界、体验、经验和非常微妙的那种觉受,去指向‘祂’,去形容‘祂’,去概括‘祂’,去提炼‘祂’。

 

因为‘祂’是在一切提炼、概括、形容之中,你知道吗?但是却不被任何形容、概括、提炼、描述所局限。没有办法的事情,我只能用一个最接近于……换句话说吧,当我是‘祂’的时候,一切言语都失效了。当我不是‘祂’的时候,我可以用言语去准确地描述‘祂’。当我是‘祂’的时候,所有的生命境界和非生命的存在,过去的时间和当下的空间,微尘宇宙和十方三世一切如来,他都变成了一种非真实的状态。‘幻灭灭故,非幻不灭’,讲的就是这个地方。”

(爱的温暖《浮出水面》2024-12-05)

 

老师:这段话的背后,蕴含着甚深甚深的伟大智慧,与《奥义书》,与佛经同样的伟大的,究竟的实相,确实,真理唯有真神可以宣说。
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