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稍微等我一分钟啊,就说是我对于‘祂’的那种体验啊,只有在禅定当中能够发生。
这个法讲到后面啊,这个法随着我的这个修行,越来越消融了自我,从生命境界与智慧当中解脱了之后,祂就会进入一种纯空性的大自由。祂为什么是自由呢?因为祂不被确定,祂不被确定所凝固,不被光明所局限,不被生命所代表,也不被任何境界所触及,所以祂就变成了‘不可说’了,你知道吗?
过去我讲法的时候很啰嗦,对一个境界翻过来覆过去地讲,实际上并不是我想讲,而是我必须得讲。因为人类很愚蠢,人类很愚痴,如果你不将这些台阶一步一步地给他搞清楚,他们最终会将这种神圣的,众生原始本来的面目,扭曲成为境界的。
这种本来面目,‘祂’绝不是境界可以触及的,也不是你的心识认知可以确定的;‘祂’不是纯生命的光可以代表的,‘祂’也不是宇宙终极意识,所能够理解的;‘祂’甚至不是法界那种普照十方、圆满究竟的,那种妙觉庄严智慧,可以触及的。‘祂’是一种渗透在一切当中,就在当下、此刻,‘祂’接纳一切。一切在‘祂’心中,是平等的;‘祂’在一切分别心中,是平等的;在一切生灭现象当中,是平等的。在平等性中,生灭现象和众生的心意分别,从来没有发生过。‘祂’就是在一切之中的一切,‘祂’是在一切之中圆满了一切的,当下的辉煌。
就说我说的这些东西,已经不是‘祂’了。我说的这些东西,你们听起来,就好像是那个‘芥子纳须弥,须弥藏芥子’‘过去即未来,未来即过去’一样,好像是一种很高深的哲学思想是吧?不是的,这种东西是对‘祂’勉强地描述,但是任何描述,都已经不再是‘祂’了。
‘祂’不是状态,‘祂’也不是体验,‘祂’不被理解,你知道吗?所以说,‘祂’不被任何经验所表达。我只能说,‘祂’是气息,‘祂’是一种由慈悲传递过来的,那种浓郁的、深远的、无法逆转的、无法抗拒的,平等、清澈、平安,而对一切众生充满了善意、温暖、理解、宽恕的平安性。
或者说,一切众生解脱了自我,解脱了心灵认知和自我习气,在‘祂’之中呈现出来了,灵魂宇宙的生死轮回的整个过程当中的每一秒,都是‘祂’的爱,在伴随着众生的自我分别,都是‘祂’的平等、清澈,在伴随着众生刹那间的思虑心的相续。思虑心在‘祂’之中,是没有发生过的。思虑心相续、凝固的境界,遮蔽了‘祂’的平等、清净和爱,而形成了灵魂众生的感知力、灵魂众生的自我心识与自我心识认知到的世界。
‘祂’只是慈悲而已,而慈悲绝不是境界众生所能理解到的爱,所能理解到的善良,所能理解到的宽恕与温暖。慈悲的本质是无生,因为祂不被分别心所生,所以在分别心当中,是祂究竟空性的自由,这个叫无生——无生无灭,无来无去,究竟解脱,庄严自在。
我能用语言讲出来,你们听着很熟悉的,这个是描述佛的,这个是描述那种法界大菩萨的,描述那些佛的。但是我说的这种无生无灭,这种究竟平等、空性自在的庄严,这个距离悲能,还有不可思议的、永远无法达到的距离。但是悲能就在空性之中,悲能就在智慧当中,悲能就在慈悲当中,却承载了慈悲,却渗透了空性,却接纳了智慧,而呈现出平等无二的一合相。
法界诸佛与三界境界众生,是一合相;大菩萨的光明、圆觉十方、普照三世的智慧,与地狱里面那个恶鬼,痛苦哀嚎的那个心识,是一合相;人世间杀人掳掠、无恶不作的恶徒,和修行中的那些善良的、具有信仰的纯正的灵魂,在性质上,在境界上,在内涵上,在表现上,是一合相。这个‘一合相’,是悲能。
祂不仅无善也无恶,祂不仅无生也无灭。甚至于无生也无灭,在悲能的平等性当中,也是一种……就是可以把祂称为‘第二月’吧,就是‘觉明为咎’。就是智慧,法界庄严那个大菩萨和佛,那种智慧、那种慈悲、那种圆满、那种世界,在悲能当中,称为‘觉明为咎’。
就像是头上加了一个头一样。就像是当我眼睛,看到前方非常清楚的时候,然后我非要说给自己这个眼睛的‘看到’,加上一个‘我看到’,这就是那个‘看到’本身,他就不再变成了如实,而是变成了形容,这个叫‘觉明为咎’。就这个地方已经到头了,就是我今天讲的法,讲到这个地方已经到头了。就语言永远不可能触及那个地方。所以在任何的修行过程当中,都把‘祂’称为‘言语道断’嘛。
西方有一个圣者,把‘祂’称为,‘无路之国’。就是那个地方,是没有办法达到的,就是没有任何道路可以通往那个地方。但是‘祂’却在一切道路的、一切生灭的、一切众生身心灵刹那的,每一个分别当中,呈现出‘祂’平等无二的自由圆满。‘祂’从来没有被发生过,你知道吧?或者说一切发生当中的,都是‘祂’平等接纳的爱与宽恕。
‘祂’已经不再是,‘祂’不是神圣可以形容的东西了。神圣可以形容佛,可以形容我们西方说的圣主,可以形容如来。神圣、庄严、慈悲,都可以形容这一些。因为智慧,虽然祂解脱了这种‘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’,祂解脱了存在,但是智慧,祂是非常究竟的一种空性的状态。
就智慧啊,大菩萨和佛呀,祂是无相的,祂是无相光。祂本身是光,但是那个光是没有颜色、没有状态,祂是一种类似于目光一样的状态。但是那种状态,祂也是状态。那种状态在悲能之中,属于错觉,属于‘觉明为咎’,属于‘第二月’——祂不是真实的月亮,祂已经变成了月亮的月晕了。
现在,因为说是我的修行,是每两个月,我的人格自我会重组一次。这一次重组,我在苏醒过来的时候,我发现我离那个地方啊,就是离那个悲能啊,越来越近了;越来越近了之后,就越来越失去语言了;越来越失去语言了之后,‘祂’的气息,就越来越浓郁了;‘祂’的气息越来越浓郁呢,那么一切在‘祂’气息当中,浮现出来的法界、灵界、三界,包括人间世界,都会变得越来越模糊。因为实相只有一个,除实相之外,一切都是属于幻相。除如来实地外,一切法皆名为魔。
好了,前面我跟你们勉强地形容了一下这种东西。但是我告诉你们这东西……就是我想让你们以后去感受今天讲法的这种状态,感受那种悲能的传递。‘祂’是一种不可说的、不可思议的、究竟平等的清澈圆满。什么叫‘圆满’?未曾发生,称为圆满。
过去没有发生过,现在没有发生过,未来也不会发生,那个叫‘悲能’,那个叫‘平等’,那个叫‘圆满’,那个叫‘智慧’。一切发生当中,那未曾发生的,就是究竟不动的如来。这个就是‘烦恼即菩提’,这个就是‘生死性涅槃’,这个就是‘一心觉,众生为佛陀;一心迷,佛陀即众生’。烦恼即菩提,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。
我现在越来越没有记忆了。我跟你们纠正个观念啊,并不是我修行到什么境界了,而是在悲能苏醒的时候,‘我’——这个身体,这个眼睛、这个意识、这个说话的主观动机,就不再是我了。这个‘我’只是那个悲能,流落在时间和空间当中的记忆的碎片,在这个世界当中,呈现出来了‘祂’亘古原始没有改变过的,穿越了过去未来,在当下临在的那种大悲心的体现。
你们不要误会,是我修成什么境界了,不要误会啊。修行,你不可能有任何境界的。有任何境界,你全部都是在修行过程当中。修行到了悲能是没有境界的,因为境界当中,从来没有确定感发生过的。‘祂’是不被确定所凝固的,不被分别所触及的,所以‘祂’才是临在于当下,究竟平等的悲能。
好了,这段法咱们先结束吧。就说是我讲了这么多,我试图还是以那种生命绽放出来的气息与状态,来传递‘祂’直接对于十法界众生,究竟接纳、平等无二的清净灌顶。听悲能这种状态下的讲法,是对于灵魂的灌顶。
什么叫‘灌顶’?祝福、净化、加持、托举、超度。跟佛在一起,你不需要听祂说话的,你也不需要听祂什么样的表法。佛在,佛的慈悲,就是表法。那种慈悲的气息,本身就是表法了,那是真正的法。祂是针对人的灵魂的,祂是针对人的感知力的,祂是针对感知力当中,那种‘能见’清澈的性质。在清澈性质当中,予以融化清澈,而苏醒灵性的广袤。佛的讲法就是慈悲的加持。佛是不会被空间和时间所阻碍的。”——摘录爱的温暖《浮出水面》2024-12-05
老师:这段内容确实很震撼,文字背后透出来的气息,是慈悲而究竟的圆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