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能用语言描述的呀,能用语言描述的,都是错的。释迦牟尼佛曾经说过,佛有三不能嘛——定业不可转,无缘不可度,真法不可说。从今天早上醒来呢,从现在开始,大概往后的4个小时,就是悲能临在的状态。因为这种状态,对于整个修行中的人来说,对于整个修行界的历史来说,都是非常非常珍贵的。所以说是,以下我所说的每一句话,可能我说的时候会很艰难。因为语言在实相当中,是不存在的。或者说,用语言去描述实相,是缘木求鱼。
什么是法?有一面湖啊,平静得像镜面一样,它倒映出了天上的明月。我们所能说的,就是湖里面的这个明月。我们只能用湖水倒映明月的这个现象,去描述明月的状态。无论我们怎么样去描述水面当中的这轮月亮,它跟天上的月亮,绝对不是一回事。一个是相,一个是实体。而实体的月亮,绝对不可能被一个名相所指称、所代表、所涵盖、所理解。实相是不可说的,祂就是所说的那个,像是……
我等一会儿再说,因为语言就好像是往那个平静的湖面,投了一粒石子,那个湖面现在开始有了涟漪了,有了波动了。有了波动了之后呢,我们才会有分别,有分别才会有体验,有体验才会有概念,有概念才会有思维,有思维才会有语言。所以说,当我们用语言,去描述湖里面这轮倒影的明月的时候,他就已经跟倒影当中的明月原本的状态,发生了偏离——发生了偏移,发生了偏离,发生了错谬。所以说佛经里面又讲,但有言说,毫无意义。
法呀,是‘指月之手’,是‘渡河竹筏’。我们描述这轮明月的目的,是为了告诉众生:在众生的身心之内,都有那一轮倒映了实相的,那个清澈、圆满的月轮。我们描述这个月轮的目的,是为了让众生的身心灵魂啊,向内观、向内找。
向内观、向内找的过程呢,他就一定会经历我们的‘色受想行识’,经历我们的意识,我们的自我认知、自我感受,进入到我们的心灵认知,透过心灵认知进入到灵魂感受;通过灵魂感受的净化,让灵魂感受蕴含的灵魂感知,浮现出来;而灵魂感知呢,当中蕴含那个见精啊,那个就是我们的登天之路。
那个见精透过灵魂感知,透过心灵认知,透过自我认知,透过意识,浮现出来了我们的‘眼耳鼻舌身意’六根的功效、‘色声香味触法’六尘的境界,包括我们的‘见到、想到、闻到、触到、嗅到、尝到’六识的分别。他这一切的根本,全部源于见精。而见精呢,只是倒映在湖水当中,那轮明月绽放的光明,他还不是明月的本体。
…………
现在我给你们讲的是真正的佛啊,真正的如来是怎么样子的。真正的如来是怎么样子?‘祂’是清净、究竟、平等的周遍。只有这一样,只有这一样,是如来,其他的都不是,其他的都不是了。这种慈悲心,这种慈悲性,‘祂’没有慈悲的对境。‘祂’不是说,我慈悲你,慈悲他,慈悲众生,没有。就没有一个慈悲众生的‘祂’,也没有一个‘祂’可以慈悲的众生,有的就是平等、寂静、随顺、寂灭的,平等周遍的随顺。
‘祂’随顺一切,周遍一切,承载一切,渗透一切,但是在一切渗透、承载、周遍中,却是‘祂’未曾发生也未曾离去的,清澈、解脱的平等性。‘祂’在一切不平等的分别心当中,依旧是平等无碍的不予分别。就是不分别,就是慈悲;或者说,离分别,就是慈悲。
什么叫‘分别’?分别即是相。所以说,释迦牟尼佛说:见诸相非相,则见如来;离一切相,是名诸佛。‘是诸法空相,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,是故空中无色,无受想行识,无眼耳鼻舌身意,无色声香味触法,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,无无明亦无无明尽,乃至无老死,亦无老死尽,无苦集灭道,无智亦无得。以无所得故,菩提萨埵,依般若波罗蜜多故,心无挂碍,无挂碍故,无有恐怖,远离颠倒梦想,究竟涅槃。’
刚才我所说的,以上的这种状态,就是一尊如来的状态。‘祂’的根本的性质,是寂灭的平等性。‘祂’是寂静的随顺,‘祂’是周遍而圆满的,不取于相、如如不动的当下解脱。现在我跟你们说的,是如来的体,就是如来的性质,‘祂’的根本性质。现在我再跟你们说说如来的心。
如来的心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?如来的心啊,祂是一种极尽温柔的接纳、究竟解脱的包容、清净平等的普照,无碍、无漏、无边、无际的,无量、无边、无际的包容与救赎。就说如来的心啊,是承载一切宇宙、一切华藏世界的基础。
如来的性质是那种平等、清净、寂静、周遍的随顺。如来的心是承载与创造。如来的性质是,在承载与创造之内、之中,伴随着承载与创造的宇宙天体、众生世界,而无生无灭、无来无去、当下清净的圆满。”——爱的温暖《祂的世界》2025-05-08
“如何在内心中,逐渐净化体验习气,逐步从感受欲望中,一步步解脱?
唯有宽恕!
保持内心恒常的单纯,在单纯的心灵中,持续保持清醒状态。
内心能清醒地觉知外界的世界现象,心灵能清醒觉知自我之身心意识。
但是宛若两条铁轨延伸天际,铁轨相互看得到对方,却永远不会相交相遇。
心灵清醒的单纯,与自我愿望,与世界现象保持距离,这样你就可以时时保持,觉察世界与身心自我的清醒。在清醒中,宽恕一切,无论是善的还是恶的,无论是恐惧或者希望,去宽恕他们。
宽恕自己的过错与贪婪,宽恕自己的无知与懒惰,宽恕自己曾经犯过的一切过错。宽恕别人曾对你的伤害,宽恕别人的邪恶与恶毒,宽恕眼前的这个世界这份生活。
在彻底的宽恕之中,宽恕将彻底地敞开心灵。
敞开的心灵,没有畏惧没有索取,没有恐怖没有获得。
于是,心灵中的宽恕,将由宽恕的‘有意识’,转换为,心灵本具的‘慈悲’。”——摘录微博2019-10-18
“就好像,烈日当空暴晒下,每一粒潮湿泥土的微粒,
都在高温烈日下,晒成了沙粒。
细菌赖以生存的‘潮湿’气息,彻底不复存在。
那么空间中,就,只剩下阳光烈日本身。
潮湿的泥土,被烈日彻底地烧融干净了。
细菌孢子从根本上,被高温彻底杀灭了。
那么,干燥纯净的空间中,就绝无可能再次长出‘性欲苔藓’。
身心内在,恢复到灵性的‘干燥’纯明状态。
灵魂感知力的‘潮湿’,被灵性光明暴晒干燥。
因着对神的信仰,彻底向天堂敞开心扉。
神是爱,爱就是神,神是爱着每一位灵魂的。
让神宽恕的温暖,进入,因恐惧而封闭的心扉。
对神的信仰,接纳神的光明,进入封闭的心灵。
敞开心扉,接纳信仰的光明,进入心灵内在的真实。”——《定罪》2024-03-17
“只有一颗无私的心,可以让你们的人格自我,向神敞开心扉;只有一颗无愧的心,才可以向神敞开心扉。敞开心扉的,你的心灵的主观意愿,才可以迎接天堂那生命之光的进入。天堂生命之光,纯生命的永恒和无限的爱与温暖,透过你敞开的无私的、无愧的心灵,才可以进入到你的身心当中,救赎你灵魂感知力,净化你的心意认知自我人格,将你的心意认知自我人格,透过你灵魂感知力的纯洁,透过你无私的、无愧的良心,将你的人格自我的残存的记忆和体验,带入到那灵性无我的、永恒的、纯净的宽恕当中去,你就真的不用死亡了。
当这具身体死的时候,当这个意识自我死掉的时候,你内在的自我感、自我体验,就可以透过你无私、无愧、敞开的心灵,进入到你那纯净的信仰,浮现出来永恒的生命之光当中去。那就是神将你托举到了天堂,这个不是天道了啊,这进入天堂了。进入天堂,你不会再死亡了,三界六道轮回,就跟你没什么关系了。”——爱的温暖《三法印》2024-08-19
“神是爱,爱就是神。”(《定罪》2024-03-17)
“心外无物,唯爱是心。”
“苦中无我,唯有真理慈悲。”
“诸行无常,诸法无我,涅槃寂静。”
叩拜至高无上的圣光如来。
老师:祝福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