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修行者,必定回避人间。
回避人间,等同于,回避了“心愿人格”,与“头脑意识”的相续。
因为人间世界,本质上,是心灵认知体验,与意识概念聚合形成的“境界”。
世界,由物质名相构成。
名相,是心意分别投射。
心外无物,是佛法修行的基础观念。
若离开“心外无物”的,基础佛法认知,
学习浩如烟海的佛教典籍,皆是外道言论。
忽视,现实人间世界的名相。
忽略,心愿人格对外界世界的贪恋。
随着心愿主观意愿的扭转,心愿从物质名相中超越。
心愿,开始向内认知,去认知心愿背后的,微妙精细体验。
随着心愿中,认知细念的呈现,心愿感受逐渐淡化,情绪感知随之消散。
随着心愿主观意愿的淡化透明,头脑意识,记忆思维,就开始脱落。
…………
人间历史中,依据不同的文明,不同的文化,形成了许许多多的“宗教”。
宗教的文化核心与目的,就是围绕灵魂疑问,而展开的对“生命”的诠释。
宗教对灵魂的诠释,不全部都是“错误”的。
但是并不究竟,更谈不上圆满。
因为,宗教不等同于“神佛”。
唯有觉悟生命终极实相的,悲能智慧,
才具有解释灵魂实相,超度灵魂出轮回的能力。
若人间没有真神,大菩萨的降临,三界六道就不存在“解脱”一说。
人类心意人格,所理解到的“修行”内涵,
不过是借助宗教文化,加强自我人格体验的,另一种禁锢灵魂的镣铐。
因此释迦牟尼佛说:如来以大事因缘出现于世间。
何为大事?宣扬佛知见,宣说如来第一义,宣说如来正法眼藏。
如来驻世间,大菩萨应世界,是为“大事因缘”。
因为此二者,已经从“灵魂”境界中解脱。
超越了生死,随顺因缘,却无生无灭,随顺因果,却究竟涅槃。
…………
我是修行者。
心无旁骛,只看真理,只认天堂的修行者。
“祂”,透过“我”,在人间传递出,如来究竟智慧,悲能实相状态。
给予世间灵魂,一条解脱生死,回归生命天堂的“金线之路”。
说得通俗一些,人间世界中,“我”的身体形象,“我”的人格心意,
是传递“祂”意志的,一个传声筒。
人间的“我”,并非是真正的“我”。
真实的“我”,是从未产生出“自我”的,那个巍峨恢弘的“悲能”。
作为一具躯壳的“传声筒”,
主观意愿的“人格”自我,是,绝无胆量,也绝无意图,
去冒领“祂”的天威,为自己人格意愿,在人世间获得丝毫好处。
我不敢,也不愿,更不能。
信仰,必须清白。
唯有极致清白的信仰,才谈得上虔诚。
唯有殉道者,才配称为“修行者”。
——摘录《灵魂》(2024-01-11)
心外无物。
于心识境界中,实证不被境界“存在”的,究竟释然。
随顺因缘生灭,于境界心识中,清澈自由的“安宁”。
是庄严神圣的“真神”。
人格心意,情感诉求,情欲感受,
对于真神而言,是“秽物”。
就好像,流浪狗淋雨后,身上散发出浓郁的“腥臭味”。
真神,是引领灵魂,出离生死苦海的阳光。
真神,不具备人性因素,因此无法满足,凡夫人格心意,对自我感受的诉求。
神,人,有别。
修行者远离人间,不触及人类宿业因缘。
觉醒心针对灵魂,以宽恕与爱,唤醒灵魂对灵性本体的记忆。
修行者,注定是孤独的。
因为纯澈安详的生命中,无法承载人性的情欲气息。
空性的明晰寂静,无法与凡夫人格自我“同频振动”。
如同淤泥中,生长出圣洁的莲花。
根系扎根于,凡夫习气业障身心。
可觉性安然,如光线渗透于水波。
光明本身的清澈,无法,被水波所摇曳,被水性所改变。
——摘录《平安赐福(二十一)》
随着心灵认知境界的消失,你虽然具有肉身形体,具有心意分别能力。
却,不再有“自我”活着的,根尘记忆,以及心意分别的“经历”。
活着的“你”,就只剩下“你”对自我存在的确认。
确认自我“存在”的,心灵认知,失去了根尘习气的记忆。
活着的“境界”,就无从建立。
失去境界的心灵认知,认知就不会被境界牵引,从而形成“自我”。
心灵认知,就,仅仅是认知,确定存在的“认知”。
认知中,不会有“自我”,仅仅是心灵深处的“明确”。
明确背后的,清澈透明的见精,那个才是“你”生命的源头。
源头的“见精”中,原本没有“活着”的你。
见精的“清澈”中,你的“活着”,仅仅是六根信息牵引认知,营造的一场闹剧。
见精之上,有知觉。
无形无相的知觉,是沉睡中的灵性。
灵性在知觉中,苏醒那透明无相的清澈,无限纯净的完整,是灵性亘古的光明。
随着灵性苏醒,由见精投射出的“认知”,由认知聚合六根,形成的自我“活着”,
都切实地变成了“梦境”,随着人生梦境的消退,灵性苏醒了无限永恒的生命力。
灵性生命力,才是你灵魂原始的、不朽的、无限的、完整的“存在”。
不受“自我”心意所威胁的,
就是,脱落心意自我后,不被死亡恐吓的天堂之神。
——摘录《活着》(2024-01-09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