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两天与一位师兄交流,说到我们的宽恕做得还不够,其实就是遇事时,对人对事的分别心起,然后作出的反应。这几天反复在听《选择》,我个人的理解,与其说是法界圣贤,在观察具有人格思量心的圣师,不如说是,在每一个设定的关卡,看他在人体的包裹下,在多少世多少年的人类思维浸润里,是否能真正出离的考验。

 

其实,我们也一样,不修行时,每件事发生,在业力的牵引下,都会以人类的思维去评价,去反应,去行动;一旦修行了,各种对境出来时,还是在考验你的作为。只是修行尚浅,业障很重时,人类的习性会成为判断事物的标准与行为,所以我们会分别,我们会记挂,我们会在心里、行为上做出相应的表达及反馈。

 

 

《选择》(2023-09-05)讲法开篇,师即明确,人类是对六根的依赖和抓取,而形成境界。祂说:“当你的心放在六根之上的时候呢,他就会形成了对六根的摄取,从而形成六根对心灵的牵引,形成了境界。”这两天认真地体会了一下这种抓取,想起看过的小视频,一个外国婴孩,先天听力缺损,当医生给她戴上助听器,她听到家人的呼唤时,她哭了。过去人家说,聋人没有听力,但是眼睛特别好使;盲人没有视觉,但是听觉嗅觉了得,触觉敏锐。我在想,当人缺失某一根时,对那一根的攀援消失了,对其它根的依赖加强了。

 

前几天说起我们同学要相聚,然后提到当时晚自习后,肚子饿了,楼道里勤工俭学的学生卖的老酸奶是九毛钱一瓶。我想起那时自己饿时,没什么可支配的银子,躺在床上想,明早我一定吃个馅饼(2毛),慰劳一下饿扁的胃,再不济吃个大饼(1毛),总之得油润一下自己。我就在想的满足下入睡,第二天不一定吃自己想过的早点。我的动机是饿了的心理期待,引发我联想的是吃过这些食物的体验和记忆,这些满足了我当时情境下的心理暗示,抚慰了情绪,抚慰了胃。

 

我们大多数情况下,对这个世界的认知,对事对人做出的评价与反应,真的是靠曾有的体验和记忆,而幻化出种种场景(自己会归并同类项),合乎自己标准的,就满足了,不合标准的,就会愤愤不平。这几天又牵扯到明年的工作安排,我心气不足,工作量大了,心脏就会觉得很累,本周就是两天工作,到现在疲惫感未消除。周二、周三用两天时间,磨叽明年上半年的工作,我不想承担太多,大领导都同意了,只有小领导反复说,这样考评会过不了。哎呀,我那种愤愤不平的心啊,又开始波动了,十几年下来,我的工作量都是最大的,凭啥耍我一个人啊?然后脑子里就是设想,如何不把自己累死,又能完成工作。看看,这段经历都是记忆和体验,体验过身体的不适,心里有恐惧,记忆了身体的不适,明年还未到来,我已开始用现有的反应,去揣测明年了。其实,我可以不参与考评了,但是那种职场生涯从未马失前蹄的恐惧,让我心里小鹿乱撞:不要在告别职场前,再弄个不合格。可是接下超出我能力的工作量,我又极不甘愿,于是那种自己跟自己较劲的心,对小领导死咬我的心,让我继续在人海中徜徉,内心各种意愿在打架。其间,不断地:我宽恕你!我宽恕你!我宽恕你!让自己逐渐抽离这种,不平不愿的心理状态。

 

 

师在《选择》讲法里,再次提到后背上爬了蚂蚁的觉察,即内观。

 

师说:“在我轮回状态不好的时候呢,我就是一个完整的人类,我的心是安住在我的肉体之上的。但是我跟你们不同的一点在什么地方呢?我知道自己是个人类,你们不知道的。

 

我知道我的心,安住在我的这个‘眼耳鼻舌身意’六根之上,形成了‘色声香味触法’六尘的境界,并且有一个,我看到、我想到、我尝到、我闻到、我听到……的六入与这个自我人格在。我知道我是人,这个‘知道’,他就不再是人类了。”

 

我们呢,知道自己是人类,是习惯成自然,从懂事起,你就知道跟你一样长相的同类叫人类,哪有觉察意识啊?从记事起,你就知道,要依赖于眼耳鼻舌身意,来获取生存资粮,它们给你提供各种体验和感受,帮你作判断,帮你去分别,我们永远都是向外看的。外面看到的,结合我们的知识,我们的经验,对世界对人作出评价,这种评价,一定有自己的主观意识,一定是走过的路,跨过的桥,吃过的盐,各种积累告诉你的意识,此事是好是坏,此人可信与否。

我们觉察的是啥?是外界给我们的映像:此事是否不利于我?此人对我有意见?他/她真是这么想的吗?看看他们多自私,看看他们多无聊。心里一直在判断,在分别,在评价。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六根,抓取各种境界,心,一定会不停地被带动,然后不断地在心里上演小电影,做出各种推测,七上八下,没个宁静的时候。吃了一顿合口的,会惦念很长时间;看了部触动心弦的电影,心里久久不能平静;遇到一个人,与自己的价值观向左,我们一定很排斥。我们的所有注意力,全在外界。师让我们觉察的是,自己的起心动念,观自己心里的意识。

 

 

师告诫我们,真正的修行者,是跨越了灰色,直接寻找光明的人。如果我们还是人堆里的常人,那还是黑色地带,灰色比黑色亮,那是靠鼓励我们修行信心的“八正道”,但是八正道中的“布施放生”“磕头念经”,很容易让众生着相,而堕入外道修行(此例子太多了)。圣师将自己的修行体验总结出两句话:一个是爱,一个是觉察。

师告诉我们:“……爱才是你真正的自己,你原始的自己。”“觉察本身内在是没有一个觉察者,没有一个可以被觉察的对境的,觉察是恒常的、无限的、亘古的、不变易的。”

 

“爱的唯一的表现就是宽恕”,师说,佛法的最正规修行是:“去寻找你内在自我的起心动念,去寻找你起心动念背后那个微妙的动机,去找到你动机背后,形成动机的记忆,去在你动机记忆的深处的体验当中,去用你的温暖,去宽恕体验,释怀体验,拥抱体验,融化体验,并且住在体验融化之后的那种清醒的觉知当中,这个就是最正规的佛法修行。”

 

我们如果一直被外境所带动,沉醉于六根告诉你的世界,心是不会平静的,躁动的心,必然会抓取,也必然会有新的业果,还是在轮回境界中。只有向内走,才能落实这两点,也才能让自己先天的爱的体验,苏醒过来。

 

爱,每个人都有,但是程度不同,甚至对爱的理解千差万别。毕淑敏有篇散文叫《爱的回音壁》,她问孩子们什么是爱,孩子的回答五花八门,有的给父母倒杯水,父母说句“好孩子”,他就觉得那就是爱了。我们很多对爱的感知,也是给予与付出。师告诉我们,它不是奉献,而是无分别、无条件、无偿的接纳。最难的就是无分别!作为人,习惯了有色眼镜的区分,爱的输出就分了等级。所以,宽恕一切束缚自己的心念,才可能去除习惯性的分别意识。

 

师强调:“修行是为了解脱,而解脱的前提,是要苏醒你真正的自己。你真正的自己是生命,生命的你,那就是爱,永恒的爱。”

 

老师:很棒。
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