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圣 觉性 觉知 灵性 知觉 见精
当半个月前,灵性由内而外拓展,由细腻突破到粗糙,由细胞微观进展到人体表面。
修行者,有生以来第一次,接触到了“知觉”。
也就是,由生命本质的“圣灵”,在灵性宇宙中一层层地往下降。
经过了灵性宇宙十层的灵性境界的渐变,降临到了灵性与能量结合的“临界点”上。
灵性与能量的交汇点,就是“知觉”。
知觉,是被时间沉淀所包裹的“灵性”。
是灵性陷入了,因分别存在,对生命经验所积累的梦境。
灵性,是知觉的核心。
知觉,是灵性的梦境。
梦境牵动灵性,灵性被梦境凝固了“灵耀光明”,呈现出“心灵见性”。
心灵见性,攀缘了所见的明暗动静,形成了对明暗的细腻分别经验。
分别就是心识思虑,经验就是心识习气。
思虑形成了认知,习气形成了体验。
认知聚合体验,形成了心灵愿望。
心愿攀缘头脑意识,形成了自我人格。
自我人格所投射出,概念逻辑与思想。
(思维—意识—人格—心愿—认知—体验—思虑—见性—知觉—灵性)
以上就是五蕴六尘的闭环,展现出人间,天道,阴间,畜牲,阿修罗,饿鬼,地狱世界。
世界属于生灭缘起的范畴。
众生被知觉的“生死之门”,关闭在轮回之中。
(灵性—圣灵—觉性—祂)
是法界圣贤的闭环,展现出天堂,法界,佛界,展现出圣灵,罗汉,大菩萨,诸佛。
圣主如来没有形象,只是周遍寰宇的清净,充满苍穹的亘古平安。
目前的修行者,处于(觉性—圣灵—灵性—知觉)这四者的循环往复净化过程中。
——摘自《神国降临》 2022.11.14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潜意识,是能见的“清醒”,与所见的“见精”,
聚合所现的水波纹。
见精,是能见的凝固;世界,是见精的投射。
三界六道,众生自我,爱恨情仇,命运沉浮。生老病死,山川大地,宇宙银河,苍穹星海。有想无想,卵生胎生,湿生化生……
都是“能见”投射在“见精”中的水波纹。
水波纹是“见精”对内在“能见”的承载。
能见投射的分别,体现出“见精”中一圈一圈的涟漪。涟漪荡漾而成时间空间,时空交融呈现出能量涌动。能量现象体现因缘聚合,因缘现象呈现出众生世界。
这是“想”诞生的最初,也是能量微粒最原始诞生处。这是潜意识形成缘起,也是生死众生的轮回最高处。
是细胞内的“知觉”。也就是“见精”内的“能见”。
见精,是能见的凝聚。能见,就是“知觉”。
知觉,并无所见,也无能见。
知觉,是沉入梦境的灵性。
知觉,彻底脱离了心识思虑分别。
知觉,彻底不被认知体验所触及。
知觉,完全不被自我意识所理解。
知觉,是灵魂与灵性的“交界处”。
知觉,往内走,就是灵性的无限安宁与永恒光辉。
知觉,往外走,就是见精清醒,及清醒所见的世界。
知觉,是灵性对光明的记忆,形成了境界的沉淀。沉淀的境界经验,埋葬了灵性自由。将光明灵性封印在“知觉”梦境中。
知觉梦境的凝固,呈现出,众生身心内清醒的“见精”。
见精是潜意识的基础,是能量宇宙的源头,是六道境界的初始。
知觉是超凡入圣起点,是灵性宇宙的外壳,是解脱生死的入口。
——摘自《生死之门 》 2022.11.11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- 实相周遍,如如不动,“无上正等正觉”如来。
- 究竟涅槃,清净圆满,“佛界”。
- 无生觉性,展现出“法界智慧圣贤”。
- 灵觉存在,呈现出“生命本体”。
- 觉知空间,投射出“过去未来”。
- 灵性光辉,投射出“极乐世界”。
- 知觉经验,投射出“灵性魂魄”。
- 见精闻性,投射出“解脱之道”。
- 心识思虑,投射出“潜意识,能量宇宙”。
- 认知体验,投射出“天赋特质”。
- 心愿动机,投射出“人格自我”。
- 情欲感受,投射出“生活内涵”。
- 意识思维,投射出“名相世界”。
——摘自《超度》 2022.10.31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“知觉”是心灵认知体验形成的基础因素,
也就是传说中的“灵魂”系统。
知觉不是一个独立的、单一的生命,知觉是一个体系,
蕴含着“三魂七魄”,也就是非常复杂的,累劫轮回中聚集而成的“冤亲债主”,或者说是“记忆经验”。
人类的灵魂,就是由无尽细腻的累世妄想经验,聚合前因后果各种因缘,聚合所现“我执识”,也就是人格心意。
在“我执识”的微观境界时空中,蕴含着三界内全部的宇宙,层层叠叠无限时空世界,因此,灵魂才有“六道轮回”的可能性;随着构成灵魂的,知觉体系中蕴藏的生命信息的境界不同,随着习气经验与认知妄想的因素,推动知觉,进入生命系统中下一步的“境界”,这种随业漂泊的状态,我们称之为“中阴身”。
当一具身体对外界物理信息刺激,完全不起丝毫“知觉”反应时,此人就属于“植物人”,只是生理功能健全,人格意识、头脑思维彻底消失,换句话说,此人的灵魂迷失在身体内微观世界之中了。
生理体验,不源于意识,而源自于“知觉”。
知觉,是灵性沉淀在累世习气记忆中,被妄想经验塑造出的“梦境”幻影,也就是我们所说的“潜意识”;人类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“下意识”行为,就是“潜意识”表层记忆经验的表达。
——摘自《救赎》 2022.9.26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老师】你整理得很好,这就是《唯识论》的核心与基础,能够弄个示意图出来,你也是用心了,非常棒。
我写的修行证量,因为是自己的亲身经历,所以不一定与佛经记录的《唯识》一模一样,但是过程与次第境界的内涵,绝对是一致的。
神圣—觉性—觉知灵性—知觉灵魂—-见性—-心识思虑—-认知体验——(心愿动机+意识概念=自我),投射出感受与记忆,投射出现实人生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