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迦牟尼佛当年《卡拉玛经》让弟子不能因为自己导师的身份而盲从,表面上信受其所说教义,而应通过实践观察教义是否导致贪、嗔、痴的减少,是否带来内心的清净与安宁温暖。

 

没有经过深入思维和实践,而盲目地囫囵吞枣地信受,是人格对权威的一种谄媚,也是人格缺乏耐心的表现,是对自己灵魂不负责任,也是对真理的亵渎和糟践。

 

正疑是对于不理解的提出疑问,实践之后也可以提出疑问,而不是质问,质问就是“邪疑”!

 

邪疑是人格心意自我,对老师的排斥否定,因为灵魂中黑暗因素会本能地攻击“身外之物”,妄图获得安全感,实则缘木求鱼,反而增强恐惧感!一定要警惕灵魂自我保护的伎俩!虔诚领受圣光穿透救赎,践行圣光宗教法。

 

在我看来,释迦牟尼佛让弟子不要盲从他,还有一层含义:祂这是方便说,方便为究竟——灵魂的无条件百分百信受。

祂深谙弟子的人性不可靠,基于人性的盲从,很可能会诞生基于人性的强烈反扑诋毁。于是,释迦牟尼佛安抚弟子的人性:你要好好思维,好好实践啊,看我说的对不对啊,说的对就好好跟着我修行啊!

 

释迦牟尼佛先安抚、哄着弟子的人格小我,以免把弟子的人格小我逼急了。继而弟子的心灵认知敞开一个口子,以便接受教法,受而能持,践行教法,这时,祂灵性的生命纯光蕴含的法界智慧光,穿透弟子的灵魂,清洗净化灵魂中黑暗的人格自我因素。

 

圣主如来不仅开显释迦牟尼佛的究竟佛义,而且把修行的原理解释得清清楚楚,让我们知其然,且知其所以然,让我们明明白白地修行,顺顺当当地一世解脱,真是妙不可言!

 

老师:祝福你。
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