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佛像艺术的最高峰在哪儿?

仁者见仁智者见智。我喜欢北齐,在最黑暗暴虐的世间,却绽放着最温柔的笑容——太美!美不胜收!光看着,就能感受到气息天堂!

 

为什么想起来这个?

因为不经意间,看到老师一些状态下的样子,心里一下子就惊到这里了:啊?!今天老师咋这样呢?好美啊!好美啊!扑面而来一股别样的气息,让我心中不禁冒出来一个人间词汇——上善若水,温柔似水!

 

这种气息下的老师在我心中的样子和平时完全都不一样——好美啊!祂的脸在我面前,完全就是曾经记忆里一眼万年的那个北齐的唯美佛头啊!你看祂的眼角微微翘起……难以描绘,就是祂,那个我一眼万年念念不忘的佛头眼角流出的气息。

 

怪不得!为什么最美的佛像都男人女相!原来如此啊!

 

我意识到一个点,其实我们众生皆有如来自性——何为自性? 我们本来就有。本来如是。所以最好的知道,其实是唤醒。醒了那一刻,你自然知道糖是甜的,佛像的男人女貌是因为温柔慈悲,我是《心经》里的无有恐怖,而所有这些焦虑、担心恐惧不是我,等等等等。不需要你解释给我听。

 

我突然又多了一层笃定。我们的胸口位置,你我都能感受到,或常常,或偶尔,另一双眼睛的气息,那是你我生命的气息,也就是那个自性的气息,去在修行中不断感受她,我会越来越笃定我的生命力在那里,不在这里,两条平行而永不相交的赛道。

 

我现在不怎么喜欢引用“业力反扑”这个词儿了,因为在我心里,这是错的。另一条赛道的一切——一切发生、一切感受、一切情绪,好的坏的,优雅的卑劣的,善良的自私的,我是优秀还是混日子摸鱼,是贴着尊贵、珍贵种子的标签儿,还是顶着下等根性混吃等死的帽子,一切一切,那些所谓的业力沉沉,那本来就是那个赛道的自然而然,她们就应该那样,本来就是那样,何来反扑呢?她们就是她们,就是那个赛道的主人,那是人家的主场,何来反扑呢?

 

她们又不是我的生命,不是我,好与坏,与我何干?常驻着,还是扑来侵来,我着啥急?我去跟人家较什么劲呢?你说呢?

 

今生今世,两个平行赛道山高水长,秋毫无犯地格局着我区区几个十年的人生,原来很懵懂,现在很清晰,就是虽然画面里,她俩都共存,但我只需怡然自在听着法,徜徉在感知力打底的明澈赛道里;无需悲喜另一个世界里给南某编好的各种剧本剧情,来了接着,兵来将迎,水来土垫,路过走过,宽恕接纳,随遇而安,不惊恐,不自艾,不较劲,不比较不入戏被世界比较。

 

就这样。其实修行很简单。世上本无事,庸人自扰之。

 

找到自己的感知力、生命力,以那里为圆心,伴着听法中老师的声音,默默去体会最适合自己的修行道路,那是连接你到圆心的半径。每个人的半径一定是不一样的,可以参考,但不要执着于别人的路径,执着了指月的手指和过河的竹筏,而耽误了奔月的进程。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;若见诸相非相,则见如来。”

 

当我们感受不到另一个赛道的所在,还没有唤醒自己内在生命力的感知的时候,别着急,盛世当下,你感受不到没关系,因为祂可以在心里,也其实就在老师的文字、声音、视频构成的气息深处——去学法吧!深入,沉入,浸入,融入!法中无我的那一刻,你会唤醒自己,感受到老师的盛世美颜!

 

对!盛世美颜!我猜,那就是祂口中心心念念的悲能吧?

 

顶礼伟大的如来指导灵!

 

老师:很对的感受。
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