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两天,我在自己修行状态最不好的时候啊,我想了一下,一个凡夫俗子怎么能解脱呢?看你相信神的程度更大,还是相信你自己的程度更大,就这么一条路,就这么一条路。如果你真的是,相信佛、相信真神那种信任,超过了对于你自我分别的信任,有可能解脱。
因为你一切都是在神之内的,就一切都是在觉性之中的,无论生死,无论轮回,无论三界,无论法界,无论过去,无论未来,无论刹那,还是无论分别,一切都是在觉性当中发生的;而觉性又伴随着刹那分别相续的瞬间,如如不动;而觉性伴随着过去未来一切众生,伴随着一切众生的过去未来,在刹那瞬息间,又是智慧普照着的。所以你信任祂的那一瞬间,跟觉性的慈悲就接上了。
就是你信任神更多,还是信任你自己更多。信任你自己更多,外界的世界,就会变得很真实;信任神更多,你内在的感知力,就会变得越来越清澈,越来越有灵性,越来越安宁。
修行说到底,就是神对灵魂的救赎,就这一件事情,跟你的个人的努力没有半点关系,丝毫关系都没有,真的没有任何关系。就是你要么选择神,要么选择人。选择你自己,你就去当人,不要怨恨任何人;选择神,你就不要相信自己,你就按照神的标准去净化自己,去节制自己,去以你的信仰,从自我保护的维护心的恐惧当中出离。怎么出离?真实,忏悔,坦白,宽恕,这个就是神留在人间的道理。
我跟你们讲,人类还修不上去的一个原因,在什么地方啊。第一个是没有神的出现,没有觉悟者的出现。我说的觉悟者是三界之外,法界的觉悟者才可能度人的。三界内的话,他只能说是赐予……就像那个天堂之主啊,就七地那种菩萨呀,就是他能给灵魂赐福呢,是让灵魂上天,到不同的道里面去,当一个光明的生命,大概能待个几千年、几万年,因为他时空概念不一样,但也仅此而已了。
真正能救赎生命的,只有法界,只有法界的那种大智慧的神佛,才是可以救赎你灵魂的。但是反过来讲啊,修行者呀,对于普通的修行者呀,一定要去爱上帝,就是一定要去爱你的圣主,爱你的真神上师,为什么呢?你能够得着,你知道吗?
对于你有切身帮助的人,才是你的恩人;对于你有切身改变的人,才是你的导师。不要好高骛远,千万不要好高骛远——就说是,我要去景仰法界里面的观世音菩萨呀,文殊菩萨呀,我要景仰释迦牟尼佛,你景仰是对的,你要以祂们作为你的导师,你觉得那个天上的太阳,一个地上的蚂蚁能够着吗?
这个是我这两天,一个切身的体验——千万不要好高骛远。因为法界那个空性啊,你是没有把手,就是你要上天,你是没有梯子的。法界是空性的,祂是一种究竟解脱的纯普照的智慧体,祂没有可以被你分别的名相,也没有可以被你感知和体验的生命内涵的。所以你能感知到的体验内涵,一定是属于天堂的光明。所以修行者的话,一定要抓住离自己最近的东西,才能谈得上切身的修行,包括我也是一样的。
你说,难道说是我不知道悲能很伟大呀?我当然知道了,但是那个不是我的导师,你知道吗?那个距离我太遥远了。那个悲能,是我本来的面目,但是‘祂’对于我没有任何指导作用。那个地方是熄灭了一切我、人、众生、寿者相差异的,绝对的平等心;‘祂’是熄灭了过去未来,却又周遍过去未来的,究竟的清净心。‘祂’对于我的人格和自我意识,没有丝毫指导性的。
那对于我的人格和意识有指导性的,那就是天堂,就是圣主耶稣给我们留下来的宽恕与爱的道路。这个我能理解,我能体验,我能感知,我能够分别,我能记忆,我能够去体会,我能够去品味,我能够去实践,这对于我才有改变生命的意义与能力。
所以一定要抓住自己眼前的、可靠的、能够指导你的东西,千万不要好高骛远,好高骛远带给你的,只有死路一条。你最终记了一堆名相,你最终记了一堆《圆觉经》的名词、《华严经》的名词,却没有一句话去改变你内心觉受的,那就等于这一生,你当了一个学术家,你搞学问去了,你没有修行。
任何念头、任何知识概念,都在头脑当中呢。在你死的时候,首先死掉就是你的意根,一切知识,你连一个字都记不住,一个字都留不下。因为留下来的,一定是内心的觉受的记忆,那个觉受的感动,那个觉受的温暖,那个觉受内的清澈与安宁,那个才是你从死亡当中解脱的光明的阶梯。而能够赋予你内心觉受的,一定是圣主天堂的光明,一定是光明驱散了你内心分别黑暗的阴影的时候,你内心的觉受,才能出现安宁的。
所以唯有……修行者的话,用尽一生,去践行一个‘爱’,去践行‘宽恕’,什么道理你都不需要懂的,你真的不需要懂任何道理的。那些道理都是对于那些思维很发达,但是又很恐惧的人用的。如果你的心,真的信仰神的程度,大过了,超过了信仰你自己的程度,那么神的爱,神的光明,真的可以穿透你的意识和自我的心识,进到你认知背后的感应力当中去;在感应力当中,去将你的被分别心和思虑,所掩盖的觉受啊,将他舒展开来,将他净化,将他光明化、透明化,将他送到天堂的永恒当中去。
所以修行者,归根结底,就是你对神的信仰有多深,你到底是相信神呢,还是相信你自己呢?这个是最根本的一条道路。信仰人——信仰你自己就等于信仰人,‘我相信我的判断’‘我相信我的选择’‘我相信怎么怎么样’,你相信的这个‘你’,就是你必定要死亡的这个‘你’。
而‘我相信神’‘我相信上主’‘我相信天堂’,天堂教给我的就是爱与宽恕,我只要牢记这一点,我只要履行这一点,我只要体验这一点,我只要终生践行对于自我的爱、对于自我的宽恕,将对自我的宽恕推恩到对世界、对每一个人的宽恕,我就在践行对圣主的信仰啊。这个人了不起啊,这个人是可以面对死亡的。”——摘录爱的温暖《证量》2024-03-08
“13. 感知遗忘了爱,恐惧就是轮回的你。
感知苏醒了爱,安全就是纯光天堂。
14.趁着还有人体的时候,让主观‘自我’人格去修行真理。
让自我选择宽恕,让心灵融入爱中。
否则身体一旦死去,你目前的人格自我,就会成为你自己。
自我思量一旦离开头脑意识,就失去了主观选择的能力。
只能随着构成思量心的,习气感受记忆,而被感受习气带着走。
你自己人格因素,潜在的思量心,就会带着你的灵魂感知力,继续轮回。
人格因素不消融,灵魂感知就会被自我因素,带入永无终止的生死相续中。
唯有爱是纯粹的生命纯净的光,唯有纯光的生命,可以熄灭自我因素。
唯有宽恕可以取代人格的索取,组成人格的因素,被纯光取代后,天堂就会展现。
生死轮回,就在灵魂感知内,浮现的纯光天堂中,如梦消散。
一旦失去人体,你此刻的自我意识,就是彻彻底底的鬼。
一只鬼,只能随着习气随波逐流,随着业风无助飘荡。
要抓住此刻你,尚有选择自我动机的‘主观能动性’,去选择爱与宽恕。
死心塌地地信仰神佛,仰仗神佛圣光,以无私与爱取代现有的自我心意。
生死只是刹那间的事。
你不知道,死亡与明天,哪一个先到来。
你内心明确、坚定的选择,
就是神,选择了你。
依靠一次次的心灵抉择,你就亲手塑造出,灵魂的未来。
宽恕的安宁中,爱绽放出纯生命的光辉,你的消散苏醒了永生。
15.你的生死,与其他人无关。
死亡只与你的思量心,牵动你心意人格,形成的业境有关。
因此,你的修行,与任何人无关。
修行是你的信仰,与圣主的救赎,净化托举之间的过程。
修行,是自救,不是人间可以炫耀的事业。
无需同路人,无需支持者,无需轰轰烈烈。
只需要你,以面对死亡的心,安宁地融入真理的温暖。
‘祂’在真理中守护着你。
只需要有‘祂’,世界与死亡,无足轻重,轻描淡写。
16.拥有个体意识,是含识众生的错觉。
你,是本体生命,而非心意个体。
生命,是感知内蕴含的无限光明。
光明完整的自由,才是真实不改变的你。
感知,在原谅的心意中,才能苏醒心意中的安宁。
因此,爱是从死亡通向天堂的唯一道路。”
——摘录《平安赐福(二十八)》
老师:祝福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