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锁(上)》讲法推出了,我看了一遍视频,读了一遍,最喜欢这段话,如来总是鲜活地,活生生伴着我的生命端坐在我的每一个修行路口,在我走了一段路,似乎领悟了一些但又不是那么明确的关口,给出最明晰、最确定的道路指引。
我乐享其中,除了深深的感恩和愉悦,还有就是感叹,这,恰恰是窗口期与神同在的无以伦比。所以啊,默默说:要珍惜。
最喜欢这段话,“所以我告诉你们,你要是作为一个开始有了成就的修行者,你要想保证你最终圆满的那个结果,你必须得要牺牲你今生的。你必须得要从根本上,放弃你对于你自己这一生的,所有的期许、希望与寄托的——必须得放弃掉。就说我作为一个大菩萨,未来想要成为悲能的条件,最根本、最基础的条件就这一条:彻底放弃此生。我就当自己是个活着的死人,这就是合适的。”(爱的温暖《锁(上)》2024-11-25)
前几天意识到修行有个误区。以前,老师总给我们描述各种境界各种状态下的感受体验,也常常在我们的修行体验心得下鼓掌鼓励赞叹,我不知不觉好像掉进去一个误区,就是我是个聪明的孩子,我既然做不到太用功拼时间学法,我就不用勉强,换句话,我就是不抄法只听法,怎么舒服就可以怎么来。修行的进步是不期而遇地,比性高潮还不靠谱,说哪天来了感觉就自己来了,完全靠神佛加持,跟自己的努力没关系。只要跟着、混着,能保持一定的学法量,就行。而修行的拾阶而上的标志,就是一次次精神病一样,不期而遇地,在学法中途突然潮涌而至的,这样那样的空明朗寂、平安自由,等等等等,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地诸种感受体验。
前两天,当我感觉越来越不对,潜下心细细体会反省的时候,我才意识到,以前,我似乎是掉入了上面描述的坑儿了,因为,这些天,我体会到,真正我感觉对的修行,日常的修行,应该是另外一种状态:
每天睁眼到闭眼,会发生很多很多动作,萌生很多很多想法,里里外外有很多很多声音。 比如九点钟,我刚拿起书想读两个小时的法,读了二十分钟,突然脑子里想,“港股开市了,我是不是看一眼前几天他们让我买的那只股票涨跌?” 念头升起,看着念头升起,内心有个清醒不再跟随这个念头深入,不跟随,念头断了就没了,继续读法。
又过了一会儿,其实还没腰疼呢,但有一个念头升起,“昨天老妈给我发的医生视频说久坐对膝盖不好,外面太阳出来了,我是不是出去走路听法,可以锻炼膝盖?” 念头升起,能感受到念头升起,内心有个清醒,没什么纠结,直接断了跟随这个念头的欲望,不跟随,念头自然断了消失了。继续读法。
就这样,类似这样,一天中,念头,各种未雨绸缪忧虑的不安的念头,各种忆念起过往有些不平想要纠结纠缠的念头,要干点什么的念头,要奋斗点啥的念头……我是个思维意识很旺盛,生活中人天福报有一点,所以供我选择的人生路径比较多比较繁杂,可以天天念头不断的个体,在这几天不知不觉地起心动念——只随真理不随念头,这种很碎碎念、碎碎修行的新修行模式状态中,我才蓦然意识到,我以前的修行,是偏的,现在的,才是修行,很踏实、质朴,于日常之间,与无形之中——这才是所谓的宽恕,这才是所谓的虔诚,念起不随,只朝向真理学习。这就是了。那些惊鸿一现的这样、那样的体验感受啦,固然好看,但放个烟花放点佐料而已,真正的修行,不在那里。
聪明反被聪明误。这些天,我内心深处的自纠自查本能,一步一步带我看到了事情的本质,其实,我之所以以往无法做到专注地长时间学法,很精进地学法,恰恰就是我忽视了,或者因为太飘,不屑了这念念碎碎宽恕的践行。念起——不随。看似简单,其实是修行日常的瑰宝。
“彻底放弃此生”,不仅仅是夺人眼球的量化工程,比如自从2018年学法开始,我逐步逐步舍弃的人生量化一下,挺赞叹的;应该也不是有为地一定要去追求如何过得更清凉、更艰苦,更废寝忘食,放弃不是果,不是去追求什么样一种有形有相的结果和样子,放弃,应该是因,就是起心动念的不随,其实“不随”很多时候没有一个“不随”的动作,你在当下,在那个、这个,每一个起心动念的当下坚定不移,忠心慢慢地“随”了真理,其实就同时“不随”了念念人性的呼唤,就同时彻底放弃了此生。
修行很质朴。真正的修行,就是整个的生命融入真理里,没那么多想法,准确说没有想法。
不是空心人,是融入化入祂,没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