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们能理解吗?就说是我站在我家的窗口,看外面,我告诉你们这个外面有天空,这个天空是蓝色的,天空好像还非常深远。但是因为我在房子里面,有窗户的局限,所以我看到的天空是有形态的,是一个窗子的形态,明白吗?但是当我走出这个房子,成为虚空了之后,这时候就会出现一件很诧异的事。
什么诧异的事?就是除了纯光,除了纯粹光明之外,就没有任何生命因素和生命境界形成过,这就是光与暗的不同。在暗处你看光,他是有形态有境界的,因为你有境界,你有形态,知道吗?可是,当你在3年之后,成为了纯光之后,今天认识纯光的那个灵魂感知的境界,和认识这个人间的心意相续的人格自我,这两者在纯光当中,从来都没有形成过,从来都没有发生过,一切都是错觉,一切都是倒影。
我说的这个可不是理论啊,我说的这个都是生命的体验。为什么我说的不是道理呢?今天这个视频就叫‘立帖为证’。还有5个月的时间,到明年三月份,一进入三月份,现在由认知与意识形成的,体验和感受的这个自我,和自我所连带的这个物质现象构成的世界,这两者,这个整个的黑暗的人世间,将会进入到了灵魂感知领域里面的,纯澈的,像是月光一样的,那种清澈、皎洁、温柔而纯净的光明,渗透、照耀的净化过程当中。
人世间学习我教法的人,将会普遍性地出现神迹。听清楚了啊,这种神迹很表浅。什么叫‘表浅’呢?他可以改变现象,他不能改变本质。什么叫‘现象’呢?就是那个冰雪呀,就好像是……咱们举个具体例子,这个人的病好了,他是多少年的哮喘啊,多少年的荨麻疹啊,他甚至是癌症啊,抑郁症啊,他的症状好了。
这是在未来,再过半年之后,将会发生的事。这个事情将会持续大概两年半时间。等到两年半之后,将近3年的时候,2027年的九月份或者十月份之后,那个时候,再在人间产生的神迹呀,形成的神迹呀,就会不仅仅改变现象,而且会改变本质。因为那是真正的神灵。
历史上没有人把人成神的这个过程,如此细腻地把他记录下来。也可能是过去没有摄像机吧,过去他只是那个文字写嘛,他那个会比较……因为这种状态,如果你要是不及时地把他记录下来,不及时地把他说出来,不及时地把他客观如实地,以文字或者音像资料,把他记录下来的话,他是转瞬即逝的,一下就没有了,就过去了。
过去了之后,那么只有到你最终觉悟的时候,像是观自在菩萨一样,留下一个《心经》,或者说是像一些大菩萨留下一些文字,但是那篇文字就到头了,就像是《维摩诘经》啊,这些。祂只是告诉你最终的结果,祂没有告诉你过程。可是你却不知道,祂那个短短的《心经》,那个好像是两百多少个字来着,却蕴含了整个一个人横跨三界六道觉悟成佛的过程。
整个的《心经》的内容,包括那个《楞严经》上记载的,观自在菩萨讲那个‘初于闻中’的修行过程,这个是标准的三摩地的修行。文殊菩萨的整个的……这个是我个人的体验,因为我也是修行三摩地的。什么叫’三摩地’?心灵专注于内在的寂静,专注于内在的清澈与寂静,让清澈与寂静,在专注当中,熄灭身心灵,熄灭身语意,熄灭自我与世界,从而觉醒寂静当中,不可触及的觉性,这整个的过程,叫‘三摩地’。”——爱的温暖《神话》2024-10-15
天父救赎!
“你能以圣主的温暖、宽恕、理解和包容去对待你自己,你也可以将圣主的爱、宽恕、温暖和理解推恩给其他人,这样的话,你就是用慈悲来修行了,这样的话,你就可以在人世间真正体验到慈悲救赎你的自我人格,救赎你的妄念习气,慈悲融化你的恐惧,慈悲融化你的焦虑,慈悲接纳你的拒绝,慈悲接纳你的逃避,你活在慈悲当中,逐渐远离了你的人格自我的恐惧和拒绝,你的灵性就会在爱和宽恕当中苏醒过来,这个就是我的修行方法——以慈悲去修行。
…………
所以说作为一个真正修行的人,要走我这条道路,走一条宽恕成就的道路,就是将圣主的爱和完整的宽恕融到自己生活当中去,去宽恕自己的恐惧,去接纳自己的习气,去以爱的这种接纳和包容去理解自己的罪恶、小气、拒绝、贪婪、妒忌、仇恨、残忍,去理解自己内心的小心眼,去理解自己内心的这种冷酷和痛苦,去用圣主的纯洁温暖的爱去包容自己,宽恕自己,温暖自己,接纳自己,理解自己,拥抱自己,直至当你的心温暖了,融化在圣主无限的、无边际的、无终结的纯净的光明之爱,永恒的温暖和接纳之中的时候,你自然而然就可以将这种接纳的温暖推恩到你身边的每一个人,这个叫慈悲救赎。久而久之,你内在的知觉灵性就会通过你内心的平安与温暖的爱展现出来,当你内心的心识被圣主的爱所接纳了,所温暖了,所宽恕了,你内心的心识的恐惧,这种习气的体验他就会慢慢地分解。”——爱的温暖《慈悲》2023-01-24
“如果,临终前,你的心识思量,对每一颗执着心,都能释然,宽恕,接纳,平复;你会觉醒一个事实:今生今世的命运,自我体验的人生,真的只是一场梦境;梦境之所以能够成为‘人生’,是因为执着心的强烈,将梦境中的现象,凝固成为世界;是因为执着心的牵挂,将幻影凝固成情欲感受,从而牵引思量心,形成了感知世界,认知人间的‘自己’。
…………
这就是心咒‘苦中无我,唯有真理慈悲’的究竟含义;以究竟法义,破开自我认知迷惑,以无私圣爱,宽恕自我习气体验,自我心意融化,则,建立在自我思量心之上的,执着心对人间的记忆回放,也就消融了,随着自我存在的融化,人生梦境一同苏醒,感应力取代了思量心,占据思量心原本存在位置的感应力,就绽放出感应力中原始生命的灵性天堂,这个过程,就是灵性推进取代人格;就是天帝慈悲救赎魔王,就是光明驱散魔宫黑暗,就是转识成智,就是超度累劫生死因缘,妄念习气融入无限天堂的过程。”——《濒死》2023-07-14
“今天你偷东西了,晚上让你也丢东西。今天你打人了,第二天让别人也打你。今天你诅咒别人了,第二天的话让你身体肿胀、难受、痛苦。就是让你知道,做善行有好报,做恶行有惩罚,这个是神对于人的慈悲和救赎,这是慈悲救赎的最直接的方法,叫现世报,知道吧?”——爱的温暖《终极意识》2024-08-20
“阻碍你不相信神的,就是你人格对于神的体验、理解和认知。就是你用人类认知的‘神’,遮蔽了你灵魂对于神性的记忆。这句话,回头你自己去理解吧,好吧。神不需要你理解,神只需要你信任。去相信神,去相信神。
…………
虔诚心是‘我相信’,升华版就是‘相信当中,都没有分别的疑虑了’,那个叫升华版。那个就是你的感知灵魂当中,对于纯生命的,对于纯光明的神的经验的记忆,那种就是你的虔诚心的升华。”——爱的温暖《燃烧》2024-10-02
“修行的最根本最根本,要有真理。什么是真理?诸行无常,诸法无我,涅槃寂静。修行者最根本最根本的动力、方向、道路,是虔诚。你要相信真理,要大过于相信自我意识的概念;要相信真理,大过于自我体验的记忆;相信真理,要相信得大过于自我人格的选择;相信真理,要相信到超过你自我身家性命的维护,这个叫‘虔诚’。”——爱的温暖《终极意识》2024-08-20
“我看到的是3年之后,这个修行者身心之内那个清澈的见精,就完全地变成了纯光——就是那个灵性的原始生命,呈现出来亘古完整的天堂。天堂的主人,对于三界六道境界的众生而言,祂就是‘救主’。这个不带任何谦虚的,也没有任何的夸张的,我也从来不说谎,更谈不上吹牛。我们用证据来说话,我们用事实来说话。3年之后,哪怕你不相信,神迹也会让你相信。”——爱的温暖《感知(下)》2024-10-17
“你们信任的是这具身体背后的,那个永恒无限的爱与光明;你们信任的是,那个天堂之主;你们信任的是,那个法界无生无灭、普照十方的大菩萨;你们信任的是,渗透在过去未来,临在于当下每一刹那,众生心识当中如如不动,消融了一切生命境界,包容一切生命生死,而圆满自在的悲能。你们相信的是‘祂’,你们相信的不是这具身体的表现。这具身体的表现,能够有什么资格,让你们去相信呢?
而是因为由这具身体作为载体,所传递出来那究竟圆满的智慧,和生命无碍无挂、永恒圆满的爱,那是光明。你们相信的是光明的无限,相信的是爱的无限,相信的是生命的永恒,相信的是智慧的解脱,相信的是悲能的庄严。你们相信的不是这个人啊,这个人不值得你们去相信的。但是你们要相信这个人所携带的,所传递出来的,十方诸佛的智慧,和那悲能永恒临在于刹那当下的救赎。”——爱的温暖《苏醒》2024-02-22
“人间的躯体,就是一件肉色的外衣。
心意的‘自我’,就像是橱窗上,呵气凝聚成的雾团。
雾气遮住了玻璃,灵性透过雾气,看到了模糊的幻影,幻影就是现实世界,雾气就是心意头脑,灵性就是生命觉知。
‘修行者’的生命主体,是‘觉知’灵性,而并非是‘心识’意识。忏悔,一定是‘意识’向内在寻找,内观自我心灵思虑中,曾经发生过的动机、观念、情感、体验。
找到心灵曾经历过的,不如法的动机观念;平复心灵情感中,不如法的愧疚自责,这才算是‘忏悔’。
头脑‘意识’,本身是无法忏悔的。
意识只能分别,无法储存观念。
头脑只能分析,无法储存情绪。
任何的愧疚自责,内疚惭愧,都源自于心灵体验。
是心灵极深处,心识思虑,对所经验的凝固,形成了感知分别,感知中的细腻凝聚,形成体验,体验中的微细差异,推动意识分别,体验与分别结合,从而成了头脑记忆观念。
忏悔,就是要有‘意识’地,释放内心深处,被头脑遗忘的‘情绪体验’,让心识‘自我’意愿,曝光于‘意识’分别之内。
换句话说,就是不再‘心口不一’,不再‘口是心非’。
而要‘心口如一’,做到‘真实曝光’,以彻底真实、彻底坦诚的真切决心,直面内心自我,隐藏起来的愧疚与羞耻。
曝光内心的羞耻,曝光内心的罪责,就等于瓦解了‘生死轮回’的核心‘自我’,就等于瓦解了‘三界六道’的轮回地基。”——《忏悔》2022-05-23
(忏悔起心动念都是维护,自我就是死亡的产物。“以爱的这种接纳和包容去理解自己的罪恶、小气、拒绝、贪婪、妒忌、仇恨、残忍,去理解自己内心的小心眼,去理解自己内心的这种冷酷和痛苦,去用圣主的纯洁温暖的爱去包容自己,宽恕自己,温暖自己,接纳自己,理解自己,拥抱自己。”(爱的温暖《慈悲》2023-01-24)忏悔不如法的动机观念,平复心灵情感中,不如法的愧疚自责。
宽恕生生世世罪业,都是累世的现象,今生的因果幻相兑现而已。包容我生生世世贪爱,接纳我生生世世的无明。祂替代人格,祂还原生命,我们真的没有修行。)
“我不是这具身体,也不是认知心意的自己。”(爱的温暖《降临(上)》2024-08-15)
“你是如来的孩子,诸佛已经,宽恕了你所有的罪。”(《引导文(如来版)》2023-06-05)
“神的权柄就是宽恕、原谅、爱、包容。”(爱的温暖《降临(下)》2024-08-16)
“诸行无常,诸法无我,涅槃寂静。”
“神是爱。上主是爱。我是爱。”(《心咒》2024)
“心外无物,唯爱是心。”
五体投地叩拜,就是五体投地那一个虔诚姿势叩拜,顶礼膜拜生命的恩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