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师:

 

“可是你要知道,真正的大成就者,我们所说的那种大成就者,是进入天堂的人。就说是,你的感应力,你的灵性的感应力,已经取代了你灵魂的感知力,在这具身体躯壳里面,你只有‘意’,只有‘意’,却没有‘识’——你清醒地知道,现在在你眼前发生的一切,你清醒地知道,过去发生的一切和未来发生的一切,但是‘知道’背后是没有体验的。

 

也就是说,你的人格自我的感知体验,细胞内的记忆,完全被清除掉了;你的整个身心内外,就像是一个躯壳,就像是一个玻璃瓶子,它里面是空的。这个时候,虽然你的身体躯壳在人世间,但是你已经不能够称为‘人’了;你的内在,就完全是那种生命本质的,无限亘古光明存在;那种光明呢,祂透过你这个人体,在表达着天堂的这种生命的性质,那就是爱与宽恕,这个称为‘成就者’。

 

而佛呢,就是那种大菩萨;那个大菩萨的话,祂是在这种成就者的基础之上,脱落了这种光明与生命的局限,祂不被光明所存在,也不被生命所禁锢;祂是解脱了生命的那种大庄严、大自在、大圆满的,无生普照的智慧,这个才是我真正的生命。

 

但是,祂可不是这具身体呀,祂是包含了这具身体,包含了这个人间,包含了整个地球,包含了银河系、太阳系,包含了三千大千世界。三千大千世界的这种物质性的宇宙,和三界六道思量心习气细念构成的无限庞杂的,比起太阳系、银河系——我们理解到的这种物质宇宙,要超出亿兆兆兆兆兆倍的,那种三界六道的庞大的、微观的微尘宇宙体系,在大菩萨的智慧当中,那真的就是一粒微尘。他连一粒沙砾都没有,就是空间当中飘浮了一粒灰尘,就是那种感觉。

 

而且我说的这种感觉,这个是用人类的比喻来说,因为你们人类是有感觉的嘛,就是你看到一粒空间当中的灰尘的时候,那种感觉。但是实际上,在佛的那个境界,那个不是感觉,那个是实相。

 

祂不是智慧当中,看到的三界六道,祂不是看到了,而是祂就在三界六道的刹那之中,祂就在三界六道过去未来的每一秒、每一毫秒之中,祂就在三界六道,天人、阿修罗、鬼、畜生,每一个众生的心识思虑之中;祂就是众生眼前见到世界的每一个方寸之内,那个就是大菩萨的身光。但是你就看不到祂,因为你被自身的业障给蒙蔽了,你只能看到业障折射出来的境界。而祂就在你的‘看’和境界之中,落落无挂,庄严普照。

 

什么时候,你自身的业障消除了,不被你自身业障,所扭曲牵动的你的意识形成了思维,不被你的境界牵动扭曲形成了心识,不被你的思量心的习气和细念牵动形成了三界六道,不被你的能见和所见,形成的‘地水火风见识空’七大种性,派生出来了宇宙万物所遮蔽;解脱了见性的清澈,解脱了灵性生命的永恒,解脱了无限光明的存在,你就会发现,一切存在的,实际上都是在,不被存在之中而发生的;而那个不被存在的大智慧,就在伴随着存在的刹那相续,而如如不动,那就是大菩萨,也称为‘佛’。

 

所以说我想给你们解释的是,大菩萨祂不是人类啊,祂跟人类毫无关系的。祂确实是有人类的身体,确实是有人类的形象,有人类的意识,有人类的心识,有人类的感受,有人类的自我的这种认知与体验。但是自我的认知体验、自我的感受、心识的分别和意识的概念,他仅仅是个概念而已。他背后没有体验,他背后没有沾染,他背后有的就是,渗透在体验、感知、认知、意识当中的,像是虚空一样,像是目光一样的虚空一样的,那种普照性。

 

祂从来没有被获得过,从来无法被留驻,从来没有被触及过,也从来没有被任何生命所存在过。但是祂却伴随着一切生命,伴随着众生的‘眼耳鼻舌身意’,伴随着众生的‘色声香味触法’,伴随着众生的见到、听到、闻到、想到、触到、意识到——六入,也称为‘六识’,但是却不被六根、六尘、六识所牵动,所染指,所触及,所蒙蔽,所存在。所以祂是究竟的清净,所以祂是无漏的圆满,也称为‘无碍周遍’。这个就是大菩萨的这种究竟解脱,庄严的报身,也就是法界的庄严报身。

 

这个是我能用语言跟你们描述出来。但实际上,在那种甚深禅定的生命的体验当中,在究竟解脱的庄严智慧当中,一切言说呀,皆称为‘魔’。‘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,即为谤佛’,确实是这样子。

 

而且到了那个境界之后,你会发现今生的这个人体呀,这个意识,这个自我,根本和你的生命,和那个智慧,没有半点关联。那个智慧,也就是在这个时空当中,有了我这么一个身体和形象,有了这么一个意识和心识,取了这么一个名字,有了这么一个生活的环境和状态。那么,换一个时空点,换一个世界当中,那个智慧又以其他生命的身份形象、身体意识,呈现出来。

 

所以智慧本身是不动的、不变的、无生的而周遍的。祂是通达而圆满的,祂不会受限于任何众生的身心灵,不会被任何众生的形象和生命境界所改变,这个就是大菩萨的化身。就是无量众生的生死轮回,因缘构成的这种肉身,当他觉醒了内在那无生无灭,而解脱束缚的大庄严的光明之后,那个解脱的人,就是大菩萨在地上的化身。”——节选自爱的温暖《禅定》2024-03-14

 

老师:祝福你。
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