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根很长的绳子打了一百个结,这一百个结各司其职,各自有自己的功用,有的挂衣服,有的绑树枝。风吹日晒,久经磨砺,失去了颜色,沾满了泥土,它们已经根深蒂固地认为自己就是那些结。你告诉它,你是绳子,它说我只是一个挂衣服的结,因为我体验到了和衣服紧紧粘连在一起的感受。我们就是如此,取近的四大为我身,其余为宇宙。

 

今日有一个“结”开始反观觉照,咦?我总以为自己是结,但我身上怎么找不到一个结?我到底是谁?我挂的那些衣服与我何干?它苦思冥想,疑情到深处,终于有一天,“结”还是那个样子,衣服还挂在它上面,只是它知道了自己原本是绳子,从始至终都是绳子。

 

这根“结”的反省,是它追溯本来面目的清醒。我们也有,就是见一切却不被一切所沾染的明晰和清澈,也称见性。安住在见性之中,是我们回归祂的道路。祂是没有见与见者的,祂只是了了分明却散布在分明的一切之中,跟一切无关,一切却因祂而来。祂体现在每一个微细念中,每个微细念都不曾描述祂的模样。

 

祂无形无相,不可捉摸,却变幻大千世界,让众生痴迷。

祂寂灭无生,无法捕捉,却演绎雷霆万钧,让众生恐惧。

祂是解药,也是毒药,只是你不知道服用方式。

 

今日有圣者告诉我们服用三法,奢摩他、三摩钵提、禅那。也告诉我们世界为一合相,即是一合相,那便同梦中生成的景象无异。我们不必研究梦,我们应该清醒地知道自己在做梦。

 

行者们一般都知道这是一场梦境,但基本都是如聋如哑,如痴如醉,梦境只是一句口头语,如“烦恼即菩提”,人人都会讲。原因是难以持续地清醒。平日里做梦的经验告诉我们,梦中也有一个叫“我”的主人公,发生的种种故事情节。但,当我知道自己好像是在做梦,渐渐加深这种认知的时候,梦就自然醒来了。我将这种方法称为幻观,也就是停留在观的上面,观一切如梦幻泡影。

 

实证路上,我们差的是“停留”,停留的阻碍是对于“我”的实执。

这个道理很简单,如果你停留在“我”上,那么一切都是“我的生活,我的修行,我的解脱”,终归没有逃脱“我的梦境”。

如果你抽离出来,在“我”之外,看着这一切的故事,才能称之为“觉照”。

 

所以,平日里,我们需要不断熏陶正知正见,让真理的光明持续照耀掩盖的层层乌云,通过法义的力量撕开一个口子,与我们自性光明呼应;学法不能囫囵吞枣,因为祂会验证你生生世世追求解脱的渴望,也是唯一的说明书。放下头脑的思维分别,单纯感受法背后的气息,让祂自然流淌在无上虔诚中。

 

生活中,仍是一个平凡人的模样,却安住在那个裂口中,绵绵密密,自行保任。绵密保任的前提是,浸润在法义中的知见已慢慢替换了平时的习性。看待世间的角度已从实有的惯性中及时刹车,知四大本无我,知六尘为一合相的念头相续,知所见为阿赖耶,知生灭现象的虚妄不实,知情绪起伏的主体是幻我,知对境由心所生亦由心灭。安住在清醒的明了之中,即是禅修。这是我选择的奢摩他法门。

 

“心灵关闭了‘看外界’的愿望,寂静内察就是‘觉照’。

心灵拒绝了‘思维记忆’的惯性,清爽安然就是‘反观’。

心灵剥落了‘感受体验’的肉体,习气淡化,觉知停歇。”——《心与意》(2018-03-09 )

 

世间音皆海潮音,密行,有说有笑下的禅声轰鸣,精勤绵密!

 

老师:祝福你。

返回
顶部